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 第9章 朝代背景

第9章 朝代背景

对每一个学子来说,成为进士都是他们努力的最终目标。

而一甲三等进士的“状元”、“榜眼”、“探花”,则是他们最终目标中的终极目标。

可虽说考取的过程艰难,但哪怕只考中一个秀才,那也是大大的荣耀了。

秀才不仅可以免除三十亩田地的赋税,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勉俸和一定数量的廪米。

廪米就是公家发给的粮食。

富人家看不起这点东西,对寒门弟子却是一份改善。

王枝松今年考过了童生试,明年的八月他就可以参加院试了。

但他才15岁。

现在别说王家,整个王氏宗族、秀水村都盼着王枝松能成为村里几十年后的又一位秀才。

甚至,他很可能是秀水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举人老爷!

也或许还可能更进一步,成为贡生甚至拿到状元也说不定呐!

对此,邵云安在心里撇嘴。

不是他看不起寒门子弟。

而是以王枝松那种人品,和王家那种极品的家教,这样的人中秀才或许可能,但再往上就别想了。

如此严格的科举制度,人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考。

只要有人有心,把王家的事捅出来,王枝松单一个不敬兄长就够他喝一壶的。

入仕艰难,学院对学子的名声、品性极为看重。

朝廷选拔官员,也要避免选拔到人品不佳,为帝王的江山带来祸害的人。

哪怕对方是个伪君子,那明面上也得是个君子。

毕竟考试都要有担保人,万一担保的对象出个什么差错,担保人也难辞其咎。

由此也可见,王枝松和王家人,包括整个王氏一族的目光都堪称短浅。

他们以为的“只是”家事,很可能会成为以后影响王枝松入仕的祸事。

如果王家人和王枝松以后老老实实不招惹他们,邵云安不会管王枝松能考到哪一步。

但如果王家人“自作聪明”,他不介意做那个背后捅刀子的人。

从燕国的科举制可以看出燕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不算太落后。

但矛盾的是,燕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确实不发达。

历史上,明清是科举制发展、完善的时期。

但燕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却远不如明朝,就是唐朝时都比不上,也就更比不上最有钱的宋朝了。

大燕国粮食的产量不高,稻、黍、稷、麦、菽都有种植。普通老百姓家中以杂粮为主食,多为豆类。

蔬菜的种类不多,就是白菜、萝卜、冬葵、大豆苗、韭菜、菠菜和茄子,还有几种野菜。

黄瓜、西红柿什么的是没有的。

这一时代生产力、民生等都还很低下。

先帝晚年时期诸皇子夺位,一个个的想把太子拉下马,可以想见国家那时候会有多混乱。

后来先帝终于驾崩,太子顺利即位。新皇算是明君,励精图治改变国家,总算有了起色。

但先帝晚年时期大兴土木,很多工程直到死都还没建完。这些工程放弃可惜,继续下去又要钱。

这些工程有的还是对民生有用,对国家的发展有用的。

新皇咬咬牙,从国库拨出一笔银子,再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一些,再四处募捐募捐,又从老百姓的手里征收了一些。

完全没有必要的工程全部被停掉,对民生有用的仍是坚持建造完成。

这也是为何王石井服徭役一去就是两年。

这工程还没建造完成,外敌又蠢蠢欲动,还有每年大大小小的天灾。

新皇就算明知可能会引来百姓的不满、国家的动荡,也只能再次增加赋税。

那些大工程需要银子,打仗需要银子,救灾需要银子,维持国家运作需要银子……

邵云安光想都能想到皇帝老儿得有多愁。

因为赋税增加,物价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农户交不起赋税,不得不贱卖土地,离开家园。

永修县的地理位置比较好,算得上是南北的交通要道。

再加上土地比较肥沃,经商者众,这里的百姓手里多少都有点钱,不然王家也不能几十亩地在手。

秀水村距离永修县不算远,又依山傍水的,是永修县管辖内的富裕村。

相对来说,永修县下辖的百姓,大多数的日子没有特别的艰难。

若是在边关和连年遭灾的地方,那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