棵在春天能采摘10公斤鲜叶都算多的了。
要不怎么古树茶那么贵。
也正是因为古树茶出茶太少,才有了后来的台地茶。
“现代人”所见的茶园里那一片片不高的茶树(灌木),都是用人工手段培育出的,可大批量产茶的新茶,俗称【台地茶】。
也就是剪去顶芽,让枝条不停地分枝,这样便可以产出更多的茶。
那在口味上自然也就不能跟自然生长,经历过时间滋润的古树茶相比。
通常,古树茶是不采夏秋茶的,只采春茶。一是为了更加的口感、口味,二也是出于对古茶树的保护。
千年的古茶树采摘时,还要对单次的采茶量进行控制,叫“休采”。
而对那些年份特别高的古茶树,要“采养结合”,轮休或减采,以延长古茶树的寿命。
西山的那片古茶林少有人进入,魂穿过来的邵云安看到了,那肯定不会放过。
现在是秋季,新芽量比不上春季,他和王石井又没有梯子那些登高爬到树顶去采鲜叶。
这样下来,西山的那片古树茶林中,听起来有20多棵,实际采回来的鲜叶并不多。
树高超过10米的古树,能采到20公斤鲜茶,那都是王石井的身手好。
这一批秋茶,邵云安更多的是为了能让他们挣到真正的第一桶金。真正赚钱的大头在春季。
为了更好的春茶,邵云安也控制着采茶量。
5米以下的茶树,一棵采摘不超过2公斤;5米以上,不到10米的,控制在4公斤。
10米以上,树木健壮的,不超过8公斤。
所以那片古茶林,王石井再去一趟,就能采完了。最终能采摘的鲜叶也不过七八十公斤。
10米上大乔木高处的鲜茶,等把西山拿到手,邵云安再去搭架子采。
这二十多株古茶树,邵云安也都会在空间里扦插每一棵树的枝条。
有空间这个神器在手,加上这片古茶林,邵云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悠哉喝茶,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幸福日子。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得先给自己找一个大大大靠山或是大金腿。
趁着摊放的时间,邵云安把要用来【收灰】的五口小缸拿灵泉水清洗了三遍,挪到厨房去尽快烘干。
再把新买的茶叶罐子、酒缸、准备用来装果酱的小瓦罐都一一洗出来。
酒缸和小瓦罐都拿开水里里外外烫了两遍。
这也是临时买的,之后他还得去县上跑一趟,找人再特制些酒桶、瓦罐、瓷器。
在邵云安清洗的时候,王石井回来了。见到邵云安在忙活,他把找来的石灰块放好就要过来帮忙。
“别动!”拦住王石井,邵云安说:“你想手烫伤啊。”
王石井手上沾了些生石灰末子,这要一下子碰水,非烧伤不可。
拉着王石井到一旁,邵云安先拿干净的布子给他仔细擦了手,又去厨房拿了醋把他拽到外头给他仔细擦了,这才让他回去洗手。
在院子里擦,一股子的醋味,不要熏了他的茶。
“以后拿石灰用布子垫着。”
“哎!”
王石井的心情特别好,被媳妇儿心疼,能不好么。
认真地洗了手,他还特别用了澡豆,闻着没醋味儿了,这才罢休。
“要洗什么我来洗,你别碰凉水。”
王石井去接邵云安的活。
邵云安给了他一个白眼:“我又不是女人。”
王石井理所当然地说:“家里的粗活我做。”
邵云安摊开自己的手掌:“我也是做过粗活的。”
他的手上有着很厚的茧子,原主在邵家可没少操劳。
王石井抓住邵云安送上门的手,趁机把人搂过来:“我的媳妇,我心疼。
以后家里的粗活累活都我做,你年纪还小,别早早的把身子累垮了。”
邵云安紧挨着王石井胸膛的脸颊滚烫滚烫的,一路烫到心里。
“以前”不是没有人追他,相反,追他的人还很多。男人、女人,什么身份的都有。
可除了两次不了了之的恋情外,他一直都很谨慎。
他有空间,如果有了亲密的爱人,那空间的秘密就很难保住,他必须得谨慎。
如今魂穿到几千年前,被一个古人抱着,他却第一次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躁动,从内到外的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