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收拾书的王青动作一顿,脸上浮现无奈。姓邹名文哲的小胖子嘻皮笑脸地走到他身边,一副哥俩好地说:“吃饭去吧!”胖乎乎的手上捧着他自己的食盒。王青身后的郭玉又一次忍不住说:“邹文哲,你别总惦记着王青的午饭,嗯,便当。”邹文哲马上气短地说:“我没有啊,我就是想和王青一起吃饭!”王青再一次要求:“我不要吃你的便当,你的便当不好吃。” 邹文哲立马苦脸了:“王青……我今天带了大鸡腿儿,特别好吃的大鸡腿儿!”哀求,“你就把你的午饭,嗯,便当,分我点呗。”全课室的孩子都盯住了王青,王青顿时头皮发麻,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家的鸡腿儿做的再好吃也没有我小爹做的好吃。我可以分你一块点心,便当不行。”“王青,我也想吃一块点心。”马上就有同学凑了过来。“王青,你小叔的点心店什么时候开张啊?”“王青,你们村的周奶奶什么时候能给我做书包呀?”王青瞬间又一次被同学们给包围了。郭玉也再一次为王青解围:“你们不要总追着王青问。点心铺子开了王青肯定会告诉大家。王青也说了做一个书包要费好几天的工夫。大家去吃饭吧,去晚了水凉了。”王青感激地看了一眼郭玉,随后在郭玉的护送下顺利离开了课室。邹小胖一路追随,还在恳求。没办法,他就是抵挡不住王青家的美食。来到公厨,王衍和赵丛博已经在了,两人朝王青招手,他们身边是同窗。王青跑到两人那边,赵丛博把王青手上的便当袋拿过来,取出他的便当盒放进锅里。王青则顺手帮忙把郭玉和邹文哲的食盒放进锅里。王衍和赵丛博的同窗张嘴就问:“青哥儿,你小爹今天给你做什么好吃的啦?”短短三天,白月书院的学生们就都知道这位从秀水村来的小兄弟有一位很会做饭的小爹,和一位很会做点心的小叔。人家每天带来的“便(饭)当(菜)”和点心都特别的好吃。可令人沮丧的是人家不卖!想吃也只能干看着!康山长已经教训过他们,除非王青自己愿意,否则他们不许强买,不然就回家面壁思过去。被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因为一口吃的被山长罚回家面壁,那不是等着挨家法么。这也是为什么好吃的邹小胖只敢求王青,不敢再像第一天那样不管王青愿不愿意就强买走他的书包、便当盒和两块点心。王青要回了自己的书包,代价是十块核桃酥,当然不是都给邹小胖,而是分给同窗们。不过他有主动给郭玉留了五块,因为郭玉没有强买他的点心,还帮他教训最贪吃的邹文哲。邵云安画了一本简单的包包册,也没上色,共10个款式,价钱从2两银到5两银不等。他原本想着是用价钱吓退这些小子,没想到订的人还不少!每个书包最短都要4天才能坐好,最贵的需要的时间也最多,至少得7天。“蝶妆阁”也关门了,不过店面是魏弘文的私产,邵云安就让苏册到蝶妆阁去,想要书包的就去蝶妆阁找苏册定制。苏册会根据先来后到安排定做的次序。书包不算什么,另一本册子上的高档包才是邵云安开包店的大头。邵云安不仅画得精细,还让师兄康瑞给他上了色。不是他自己不会上色,他总不能把空间里的彩铅、马克笔那些的拿出来吧。邹文哲订了一个和王青一模一样的3两银子的双肩书包,郭玉订了一个2两的。王青课室的学生一半都订了。最贵的5两银的也有人订,却是书院最高年级“格物班”的学生。定制新书包的凤巢从“启蒙班”传到“进士班”,又从“进士班”传到了“格物班”。“格物班”有学生家的亲戚或亲人要参加今年的乡试,就觉得这种款式的书包很能装东西。他们要定制最大最结实的书包,届时把自己最重要的笔墨书籍等物都装在里面,路上不至于丢三落四的。若是能防水就更好了。当然,这样的书包考试的时候肯定不能带入考场。进考场最保险的就是提个篮子。但这种书包除了考试之外,其他时候都很实用。邵云安想用价钱劝退学生的计划落空,反而给周婶她们接了30多笔书包订单,把周婶给高兴坏了。订单这么多,人手肯定就不够用了。邵云安让周婶自己去找合适的人来帮忙。反正抽成不变,周婶请的人多,卖出去的书包多,她抽成就多。即便分出去给别人一些,她也是赚的不少的。那既然是当真要做卖包的生意了,邵云安跟周婶好好说了说这做包的细节。比如“格物班”订的那几个最贵的书包,那你细节部分就要处理的更精细些。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