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商量着呢,广福来报,说老将军和代副统领求见。?y.k*r_s?o~f-t¢..c~o!m+
永明帝一惊,让广福宣人进来。
永明帝去外面见回京的代江,没让君后露面。
代江把魏弘正一行人押解回京了,不过是秘密押送。
从码头出来,那些人的脸上套了布袋子。
代江还租了码头的骡车,把他们装进车里。
虽然这样便宜了魏弘正,但也是以防被恒远侯府先行发现。
代江不是怕恒远侯府,而是邵云安再三叮嘱必须皇上亲自审问魏弘正。
代江听出这魏弘正的身上怕是有别的什么,他担心消息走漏坏了皇上的大事。
代江拿出了一封王石井交给他的“信件”,还有当时从魏修的身上搜出来的那份淋了雨的制茶方子。
代江道:“启禀皇上,这制茶的方子是假的,当时邵云安随口一说也是为了稳住魏弘正。
不过这是魏弘正逼迫邵云安交出方子的罪证,臣便带回来了。”
永明帝看了看那几张纸,点点头:“你做的对。”
接着,永明帝把这几张纸放到一旁,拿起代江给他的那“封”邵云安的亲笔书信。
邵云安一个小老百姓如何有资格给皇上写信。
但他托代江帮他呈给皇上,代江也没拒绝,还就真的给他呈给皇上了!
看着这封“书信”,永明帝其实有点无语。
这信捏着厚厚的,但其实是拿油纸裹了好几层,还缠了封条!
缠了封条也就罢了,还盖了“骑缝章”。
当然,这时候还没有“骑缝章”这一概念。
就是封条的边缘与油纸上盖了一个私印的印章,看上去像是县衙的印章。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蒋康宁怎能把县衙的印章盖在这样不成体统的“信件”上?
永明帝皱眉,让广福拿来裁纸的刀。
这一层裹着一层,撕是不好撕的。
广福要帮忙,永明帝没让。他倒要看看这里头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永明帝一边拆,一边问:“邵云安的伤势如何?”
代江谨慎地回答:“臣走的时候他脸上的伤还很是严重。”
永明帝:“这‘信’是他交给你的?”
代江:“是臣回京时王石井交给臣的。不过他交给臣的时候就是这样。
王石井说他也不知里面写了什么。”
永明帝把封条拆下来了。
不得不说这章盖的倒是聪明。若有人私下拆了这封信,可就不好装回去了。
永明帝:“此事是魏弘正个人为非作歹,还是恒远侯授意?”
代江犹豫了一瞬,说:“皇上,臣,并未审问。”
永明帝抬眼,老将军也看向了代江。
代江先前派人送回的信上只说了“柚子茶”的事,蒋康宁给翁老帝师的信上也只说了邵云安被绑。
永明帝和老将军都以为代江抓住魏弘正后应该先行审过一遍了。
代江单膝跪下:“请皇上恕罪。救出邵云安后,他叮嘱臣务必把魏弘正几人带回京,交由皇上您亲自审问。
邵云安并没有告诉臣这是为何,但此话他对臣说了三次。
且臣回京前,王石井在把这封信交给臣时,也再次叮嘱臣务必要皇上您亲自审问魏弘正。”
永明帝:“邵云安是怎么跟你说的?”
代江:“邵云安只说让臣把魏弘正带回京,务必由皇上或千岁亲审。”
至于邵云安还说了“好奇心害死猫”什么的,就不合适在皇上面前说出口了。
永明帝:“你把邵云安被绑的前后详细说与朕听。”
永明帝一边拆信,一边听代江讲述。
代老将军在一旁听得直点头,这邵云安当真是有勇有谋,不过这小子是怎么点的火?
还能在其他人的眼皮子底下把魏弘正带走?
代老将军心想日后见到那人,定要问问。
代江讲完了,永明帝也终于拆好了。
去掉一层层的油纸,展开被折起来的信封,撕开封口,永明帝取出里面的信。
信只有薄薄的一张,永明帝都要气笑了。合着他费了那么大的工夫拆出的信就这么一张?
展开信,嗯,是邵云安的字,还是没有长进。
永明帝神态随意地看了起来,可紧接着,代老将军、代江和广福就看到皇上的面色变了。
——皇上!魏弘正谋反!!他诅咒千岁!!!您一定要严加审问他!!!!
当时有两个大胡子的男人也在场,他们也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