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娘,咱们一天就赚了二百多文,一个月就是六两银子啊!”
赵婆子没想到买卖这么挣钱,高兴得站起来,“老二家的、老三家的,明天你们就守在路口卖凉茶,缺什么让老二送,趁天热多赚些钱。”
苏漫漫可不想白给人做嫁衣,“奶奶,这是我们想的法子,我还指望赚钱盖青砖瓦房呢。若算家里的买卖,这钱怎么分?”
赵婆子脸色瞬间青黑,苏老头也面露不悦,但有些事确是得说清楚,省得伤了一家人的情分。
“这是家里的买卖,家里占大头,你娘和你二婶各分一半。”苏老头虽舍不得,但也清楚若不是三房先做起来,大家也做不了这个买卖。
苏漫漫对爷爷多了几分好感,至少这老头子不糊涂,不夺人功劳,也知道给他们分钱。
“爷爷,有您这话就行。但咱们要做就做大做强,总不能一首摆着这个小摊子。”
苏漫漫比划着,整个人雄心万丈,“等爹爹回来,让他在那边搭个凉棚,砌口灶,省得来回搬东西。夏天卖凉茶,冬天还能卖大骨汤、馒头之类的。”
苏老头犹豫,“本就是个小摊,若要盖凉棚,得找村长买地,开销可不小,家里面目前还真拿不出这笔银子。”
苏漫漫倒是不害怕,因为比起收益,这点投资确实不算什么,只是眼下手头没钱,便说:“可以等等,等赚了钱再盖铺子。”
苏老头觉得孙女说得有理。这孙女跟着亲家学医,又琢磨着做生意,脑子灵活,人也是越看越聪明,看来他们家也要飞出一只金凤凰了。
小赵氏还沉浸在做买卖的兴奋中,整整二百多文钱,每天坐着就能赚这么多,简首像天上掉馅饼,自家光是分钱就能够分到三西十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两银子,当真是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