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斗争
在举国皆哀大半个月后,正月十一日,太皇太后发引,云珠才生了孩子,尚且没有动弹的力气,康熙特意下旨,免了云珠参与,太皇太后的葬礼种种,云珠只能从胤禛的转述中得知。′p,a¨o¨p^a?o¨z*w~w_.-c/o,m+从慈宁宫到朝阳门,在殡宫停了几日后,太皇太后被皇帝、阿哥、亲王、贵族们一路相送至清东陵附近,太皇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大殿,便全部拆了下来,原样在清东陵复原,太皇太后再次进入她熟悉的起居环境,直到陵寝修好,再移入其中。望着胤禛和胤祚瘦了一整圈的脸,云珠心揪得难受,胤禛和胤祚本就不爱长肉,都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才让两人胖上一圈,太皇太后这事一出,又做了无用功。云珠有心给两人补补,然而赶着太皇太后孝期,荤的油的全不能用,每日里都是清汤寡水的白菜豆腐,莫说胤禛和胤祚,就连云珠,都吃得满脸菜色,刚出生的胤禵就更加艰难,乳母吃得寡淡,奶水也稀得不成样子,永和宫中只听见胤禵的哇哇大哭。这让云珠更是犹如在火上煎熬。永和宫风头盛了这么多年,早已被数不清的眼睛盯住,就连云珠想私下里偷偷给几个孩子补补,也不敢出手。甭说云珠掌管后宫时日不短,但后宫到底不是她的一言堂,更何况,云珠冷静到冷酷的明白着,她们娘七个,在宫中立足的根本是康熙的宠爱,太皇太后刚薨,和太皇太后有关事情无疑是康熙逆鳞,一旦康熙知道此时,对孩子们心生不满,未免得不偿失。云珠只能忍着心疼,心里骂着这苛刻的守孝规定,嘴里却还是温柔地说着:“再忍忍,再忍些日子。”毕竟,康熙到底是一朝天子,他此时已经是形销骨立的模样,为了大清的基业,前朝的大臣们也不会见着康熙如此折腾自己。果然,没过几日,正月十六日,以大学士明珠为首的大臣,会同王公贝勒们,求见幕居于乾清宫门外的康熙,齐齐向康熙上奏本,请求康熙为臣民计,为太皇太后守孝以日代月。康熙犹自沉浸在失去太皇太后的痛苦之中,坚持要遵循旧制,守满二十七个月的孝期。但作为大清的帝王,康熙守孝二十七个月,民间难道还能在皇帝守孝之时热闹喜庆?整整二十七个月,大清朝上上下下停止婚丧嫁娶,对民间的惊扰太过,在明珠的铮铮力谏下,康熙终于打消了原来的注意,同意以日代月,二十七日后,一应嫁娶均能正常进行。听着乾清宫传过来的消息,云珠对明珠满满的都是感激,不论其他,在他的力谏下,几个孩子终于能吃上口好的,将损耗的精气神补回来。??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此时的云珠还不知道,这次力谏,是明珠在朝堂上发挥的最后余光,她由衷感谢着的明珠大人,很快将迎来命运的急转直下。先是二月里,御史郭绣旧事重提,弹劾河道总督靳辅治河无功,劳民伤财。康熙召集大学士、九卿等大臣,就治河一事发表意见,时任直隶总督的明珠,痛臣靳辅治河之积弊,消耗无数人力物力,然而黄河下游的高邮等地,仍是一片菏泽。其余大臣纷纷应和。唯有大学士明珠,仍然和康熙二十一年一般,极力支持靳辅的束水攻沙之法,认为若此法真成,下游河道无需疏浚,亦不会拥堵,即使此时高邮之地仍存水患,却已经是相对而言代价最轻的办法。但和康熙二十一年不同的是,康熙的心思,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于明珠支持的态度,康熙不置可否,看着靳辅的眼神,也不是那么的和善,甚至在明珠慷慨陈词之时,康熙眼中闪过寒芒。这般做法,让朝中的人隐隐看出康熙的态度。御史郭绣接着靳辅之事发挥开来,痛臣明珠及其党羽余国柱卖官鬻爵,天下官员皆出于明珠之手。乾清宫内,当大臣全部退出,只留下康熙静坐在御书房内时,他捏着奏折的手越来越近,脑海中全是康熙二十六年,于成龙给他的密折里写的内容,与郭绣的弹劾对照,正好能相互印证。“高士奇。”康熙阴沉着脸,唤着隐于身后的起居注官。高士奇生于顺治二年,为绍兴府余姚县樟人士,康熙八年得以进入太学学习,凭借出列拔萃的文章,博得了康熙的欢心,赐予了高士奇会试资格,被康熙亲自破例的高士奇,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半个月内两次考试接连第一,记名为翰林院供奉,开始了他的宦海沉浮。高士奇的仕途,走的是帝王近臣之路,从翰林院供奉内廷,到到詹事府录事,进而成为中书舍人入职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