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头渐渐舒展,提笔写下《外圆内方》,刚写完又发现一个问题。
外圆内方虽和《中庸》扯上了关系,但题目明明只有一个圆,“方”何在?
念及此,她心下一转,将题改为:《有圆无方》。
她想表达的“有圆无方”,是做大事不拘小节,在急事面前灵活应变,在承题时打算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接下来按部就班地写下去就是。
但转念一想,若这个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大有问题:有圆无方,说得不就是不顾原则而肆意行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