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住顾钦目光的不是这个,而是那学子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的,不是食堂中的饭菜,而是粗粮和野菜团子,更像是家中自备的。
这是学子顾钦认识,名为陆安堂,因为他曾向顾钦借过课堂上顾钦所记的笔记。
顾钦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一个好习惯,还被夫子当场夸赞,于是就有了后面陆安堂借笔记的事。
顾钦与陆安堂并不熟识,只是从他的衣着上知道他的家境不好。
而让顾钦对他有好感的是,陆安堂是如同白明良一般的好学之人,基本上除了用饭时间,其他大部分陆安堂都在读书。
顾钦捅了捅旁边的小胖子,小胖子性子活泼,与其他学子也相交甚多,不像顾钦与白明良都属于话较少的一类。
“为什么陆安堂不吃食堂中的饭菜啊?反而自带。”
顾钦引起小胖子注意之后,便用眼神示意,陆安堂桌子上粗粮与野菜团子。
“你问这个呀。”
“这个我知道一些,陆安堂家里条件一般,不算好,你知道吧?”
小胖子显然知道陆安堂的事。
“这我知道。”
顾钦回道。
“陆安堂本是农户出身,可是他读书天赋不错,原本上了他村子中的一个开童生的私塾后,那童生不忍陆安堂天赋埋没,便推荐他来到咱们这里。”
“这倒没什么,以他的天赋是能近咱们私塾的,可是原本他家境就一般,自他读书之后,他家中越发差了。
原本刚来时还能交上束修银钱,但这两年估计他家中供应不上,能拿出的银钱不够交束修的,张举人怜惜他,还是让他留在私塾中读书,可是这食堂却是吃不了。”
“原来如此。”
张举人的私塾束修可不便宜,但却物有所值,除张举人是举人之外,其他先生都有秀才功名。
顾钦庆幸,还好他是投胎在了顾府,吃喝用用度都是最好的,根本不用他费心。若是投胎在一般的农户人家,恐怕他现在还在为生计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