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上山采药
到了南山之后,徐瑾瑜也体会到了小风口中的爬山腿疼和脚丫子疼,说的是一点不假,是真的疼啊。$白@马D书D院#?{ $~.首?^\发#??这跟现代时去旅游爬山还不一样,因为那大都是开发的景区,开凿的有石阶,旁边还有栏杆锁链可供扶着攀爬。跟这爬野山完全不一样,这南山上莫说是台阶锁链,连路都没有。走到最前边的是樗里疾安排的四个侍卫,他们背着竹筐,拿着镰刀砍掉挡路的荆条树枝,白宁紧跟在他们后边,最后边是徐瑾瑜,被小风半拉半扯地往上爬。白宁不愧是采药的老手,不同于徐瑾瑜的气喘吁吁,他简直是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徐医士,你可来南山采过药?”他问。徐瑾瑜被小风拉着,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答道:“未曾,在老家徐家沟时,倒是在附近的山上采过药,不过都是常见的药。”白宁看徐瑾瑜有些跟不上,便放慢些脚步,“那你可知道采药需要注意什么?”“知道一些采药的谚语,给白医士说说,你看对不对?”徐瑾瑜跟上白宁说道。“徐医士药学方面比我强得多,我该向你学习的。”白宁谦逊地说。徐瑾瑜摆摆手,说道:“不不,白医士莫要自谦,我只是对药材了解的多一些。论采药,白医士你的经验更丰富,我得向你学习。/r,i?z.h?a¨o¨w+e-n?x?u.e\.¢c~o+m-我只略知一些皮毛,我给白医士背一下我之前看过的采药谚语。”“洗耳恭听。”白宁展颜说道。徐瑾瑜清了清嗓子,开始背之前看过的谚语:“采集贵时节,根暮应入冬;果实应初熟,种籽老熟用。茎叶应入夏,花采含苞中。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草药在深谷,通络藤本密林多。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半夏南星溪边找,车前葶苈路边寻。春季防风秋采蒿,独活开花质量糟;种子老熟茎叶茂,虫石贝壳随时找。秋冬采集满山红,立夏玄胡找不到;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白宁听徐瑾瑜背谚语听的入神,竟忘了看脚下,踩上苔藓脚下一滑趔趄了一下,他赶紧抓住旁边的一棵树才算是没有摔倒。 “小心。”徐瑾瑜惊呼道。白宁拍了拍手上的树皮碎屑,“听徐医士背的谚语太精彩,一时出神了,这谚语总结的很是精炼,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说罢他一看他方才手扶的那颗树旁的嫩芽,招呼道:“徐医士,来,先给你看看南山一个地道草药,就是这二三月份采收的药。\c¢u?i~w_e·i^j+u!.^i`n~f?o~”白宁蹲在地上,跟徐瑾瑜介绍道:“这个就是南山的黄精,三月生苗,高一二尺左右。”徐瑾瑜也在一侧蹲着,看白宁用铲子挖着嫩叶周围的土,“这个我知道,因为荒年可以作为粮食,所以又叫做米脯,其叶似竹,兔、鹿均食,故也叫菟竹,鹿竹。黄精花、叶、根均味甘,性平,无毒。其花可补各种虚损,止寒热,填精髓,杀虫。其叶可补五劳七伤,强筋骨,耐暑寒,润心肺。”白宁将周围的土慢慢刨开,补充道:“南山的黄精茎杆高大,根茎似鸡头,所以又叫鸡头黄精,二月采根阴干用。其根可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徐瑾瑜观察着黄精的叶子,确实宛若竹叶,但是比较短一些,也不尖,两两相对长着,因是多年生的,此时黄精刚发芽不久,其枝叶只不过一两寸,但是土下边的根部确实很大,结的一串一串的。周围的土刨的差不多了,白宁在旁边捡了一节枯枝,轻轻拨着黄精根部的土,给徐瑾瑜介绍到:“黄精长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方,它的根是横着长的,通常发现一株在周围就会发现很多。”徐瑾瑜按照白宁说的,在附近找了找,果然发现许多株黄精。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单采一种药材挖很多,而是为了找更多的药材,所以就采了几株作为样本,放到了侍卫的竹篓后继续向前走。徐瑾瑜看到旁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上边的树皮有一圈圈切割掉的痕迹,她停下用刀子划开树皮,看到有白色粘液,便问白宁:“这个可是杜仲?我看这个树皮切开有白色粘液沾到刀上。”白宁停下来,看了看枝头上发芽的树叶,又用手撕开一点树皮,“正是杜仲,除了南山这里栎阳的杜仲也很有名,树高数丈,形似辛夷,杜仲的皮还有树叶被折断后,均有白丝相连。其叶和皮均可入药,刚长出的嫩芽也可食用。”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