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宋朝的脊梁 > 第68章 大名府军器坊

第68章 大名府军器坊

元弼坚持用工部量器测算射程,试图从数据上挑出毛病;

赵鼎则命书史详录每声炮响,仿佛要从这一声声炮响中听出什么端倪。

“放!” 随着一声令下,守城炮的泥弹精准地黏住箭楼,展示出良好的性能。

然而,攻城炮却突然炸膛!一声巨响过后,浓烟滚滚。

“陈大人,这也是给西军准备的?”李元弼笑着说道。

赵鼎更是一脸黑线。

赵鼎、李元弼作为其他两方势力,当然想为自己谋福利,鉴于这个差事不是长久的活,在装备完各军后,三人就各回各家了。

“李大人说笑了,这攻城炮,可不是守城作用,而是要求重量轻,易携带,所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要进行减量,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个事情赵大人肯定会如实记录的,当我们实验这里所有款式的攻城炮之后,记录连续20炮没有炸膛的就是合格品了。”陈太初说道。

之后几天皆是天色尚未破晓,黑暗还笼罩着大地,军器坊内却早已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陈太初身着厚棉袍,挺立在校场高台之上,寒风吹过,他呵出的白气与炮口蒸腾而起的硝烟迅速交融在一起,模糊了众人的视线。

赵鼎双手捧着《营造法式》,在一旁皱着眉头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审视;

李元弼则蜷缩在炭盆旁边,一双冻得发红的手在算盘上拨弄着珠子,发出清脆的声响,今日这场攻城炮改良后的首次试射,让三人心思各异,各有盘算。

“第十三次试炮!” 陈太初挥动手中令旗,高声喊道。

匠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青铜炮身架稳,然后熟练地填入铁弹和火药。

这尊新炮与旧式相比,重量减轻了三成,管壁也特意削薄了两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西军在野战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架设,提升作战机动性。

随着一声轰然巨响,铁弹如流星般划过半空,然而,最终却在三百步外炸出了一个浅浅的坑。

炮膛也在这一刻骤然开裂,青烟裹挟着刺鼻的硫磺味迅速弥散开来,弥漫在整个校场上空。

“又炸了!” 李元弼气得猛地摔了手中的算盘,怒声说道,“这月都已经报废了六门炮!按照工部的定例,损耗超过三成可是要问罪的!”

他的脸上满是愤怒与担忧,毕竟这关系到他自身的利益和责任。

赵鼎也翻着手中的《营造法式》,指着其中的条目,声色俱厉地说道:“朝廷明令规定,青铜炮管的壁厚必须达到三寸七分。

你却非要擅自减到三寸,炸膛自然是迟早的事情!” 赵鼎以朝廷规定为依据,对陈太初的行为提出了严厉指责。

陈太初听闻,气愤地踹了一脚开裂的炮管,大声反驳道:“西军上个月攻打太原的时候,旧炮太过沉重,挪动起来极为困难,还没推到城下,就已经累死了二十个民夫!壁厚减少两分,射程就能增加百步 —— 这么简单的账怎么就算不清呢?” 陈太初说。

“射程再远,炸膛伤人又有什么用?” 李元弼捡起算盘,继续说道,“一门炮耗费铜八百斤,工钱三十贯,连着报废六门,那可就是五千贯打了水漂啊!

户部年底查账,咱们谁都脱不了干系!” 李元弼更在意的是经济损失和可能面临的问责,他与陈太初的出发点截然不同。

面对两人的质疑,陈太初没有退缩,他迅速抓起炭笔,在青石板上快速地演算起来。

“管壁变薄虽然更加轻便,但受热后容易开裂。

如果在炮身缠上浸水的麻绳来降温,或许就能撑过二十炮而不炸膛。”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三人最终各退一步。

次日清晨,经过一夜的奋战,新炮终于缠满了浸透井水的麻绳。

从辰时到申时,炮声断断续续地响了十九次。

每射出一发炮弹,匠人们便立刻泼水为炮身降温,赵鼎则仔细地测量炮管壁厚,李元弼在一旁认真记录着各项损耗数据。

“第二十炮!” 陈太初亲自上前点火。

只见铁弹呼啸着飞了出去,精准地砸穿了五百步外的土墙,炮身缓缓升起袅袅青烟,管壁仅仅微微发红,试炮成功了!

“成了!” 匠人们激动地欢呼雀跃起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李元弼看着手中的账册,苦笑着说道:“二十炮就耗费了千斤铜,这都顶得上三门旧炮了。

这买卖可真是亏得很啊!” 虽然试炮成功,但李元弼依旧心疼着巨大的耗费。

“西军要的是能翻山越岭的轻炮,可不是蹲在城头一动不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