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笔翘着二郎腿在沙盘上写道。
“孺子可教。”
“小李子,想翻盘吗?”
“把你的卷子,给我抄一百遍,不,一千遍!”
“然后找人到处发,城门口、菜市场、青楼楚馆,哪儿人多往哪儿贴。”
“要让全济南的人都知道,你不是不行,是考官的眼睛不行。”
“这叫舆论造势,懂?”
李忭虽然觉得这法子有点缺德,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开始了。
李忭的文章,一夜之间成了济南城的“城市牛皮癣”。
连乞丐都知道,有个叫李忭的倒霉蛋,文章写得能让孔子复活,却被一群瞎子判了四等。
风声很快传进了文宗的衙门。
文宗老爷子盘核桃的手一顿,感觉有点没面子,便派人去安慰了李忭几句,暗示他明年还有机会。
第二年再考。
李忭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等榜的榜首,金光闪闪,差点亮瞎所有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