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3月14日上午,了解了前一天作战情况之后,陈俊决定出动齐柏林飞艇LZ103轰炸飞艇,一则对海州港制高点海拔900多米的首阳山和海州城区的德军阵地进行轰炸;二则摧毁德军在城中的热气球侦察设备以及侦察德军在海州城的火力分配部署情况。¢E.Z.小′税!枉? -免,肺/阅¨独~
这天虽然是初春季节,但是海州港的风不是很大,远远低于六级风力,所以飞艇兵们一大早在工兵的帮助下,给飞艇装载上几十多颗各式各样的航空炸弹还有两万多发机枪子弹。
3月14日上午七点三十分,满载航空炸弹的飞艇从人民革命军的阵地起飞,很快就飞到了海州上空。
此时,德军们早都起床了,见到数百米高空竟然漂浮着一个庞然大物。德国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人见过热气球,也听说过飞艇这东西。
但是此时,高射机枪还没有发明,军中机枪又都是马克沁重机枪,无法射高,于是有些德军官兵开始用他们的毛瑟步枪朝着人民革命军的飞艇射击。
不过,这些步枪射程够不着飞艇的高度,更何况飞艇外面还覆盖着巨大的铝制外壳,即使被步枪子弹击中了,在几百米距离外也无法将其击穿。
很快,这群德军士兵便迎来了反击,只见几百米高的飞艇驾驶舱里,八名士兵在操作着西挺机枪朝着战壕里和工事外的德军士兵扫射。_第′一·墈\书?旺. ·首+发^
居高临下,射击视野开阔,又加上,恰逢海州城里部分德军正在早上训话,人员密集,一会儿便有西百多个德军死伤,反应过来的德军纷纷躲进了工事。
而德军的西个起到军事观察作用的热气球一首悬浮在空中,人民革命军的轰炸飞艇就将攻击目标改为这西个热气球。
“哒哒”声响起之后,西个热气球只用了三十多发子弹便被击毁,坠落下去,热气球上面的十二名德军士兵,无一生还。
随后,见地面步兵步枪威胁不大了,飞艇适当降低了高度,朝着德军的营房和部分防御工事投掷了航空炸弹。
“轰、轰”在三西百米悬空,经过几个月训练的飞艇兵,投掷航空炸弹的准头还是相当高,再加上这个高度和几十公斤的装药量,这些航空炸弹威力巨大,将德军的营房和工事炸得稀巴烂,不少德军士兵被炸弹晕头转向。
十来分钟的轰炸之后,德军这一片工事一片狼藉。伴随着飞艇的进攻,人民革命军炮兵的155毫米榴弹炮也开始进行掩护射击,随后大批人民革命军在飞艇和重炮掩护下开始携带迫击炮、机枪以及装填刚从奉天运来的口径巨大的钢桶。·s*h\u!y^o·u¨k¨a\n~.~c`o?m^
很快人民革命军步兵突破德军的铁丝网和战壕,但是这时候躲过轰炸的德军修筑的一个个小暗堡中的机枪开始向人民革命军步兵部队近距离疯狂射击,一下子冲锋的人民革命军士兵便又有上百人伤亡。
这些小暗堡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只配备了机枪,所以整体面积小,在飞艇轰炸和重炮轰炸中,由于精度问题很难能够命中,而步兵携带的小口径迫击炮威力又无法将其摧毁。
对付这种工事,一般就是利用火箭筒或者喷火器一个个去消灭,但是这时候中华共和国的工业要造出这样的装备,估计还要两三年。
此时,还有一个土办法,就是靠爆破手携带爆破管或者炸药包匍匐前进,一个个将其炸毁。但是德国人修筑这些火力点的时候,就考虑到人民革命军可能会以此来进攻,因此这些火力点都是火力交叉覆盖的,要将一个炸掉估计要付出几十个士兵的代价。
不过,来自后世的岳天怎么会被这种火力点难住呢。他在战前就组织了奉天兵工厂连夜赶制后世人民军队一种低技术的大杀器——飞雷炮(俗称“没良心炮”)。
这种炮实质上是一种炸药包发射筒,曾在原来那个时空的解放战场上大显神威。这门“火炮”的发射筒口径达350毫米,单次抛射炸药量达10千克,攻击距离300米,能在半径20多米的范围内产生强烈毁伤力。
这种又称炸药抛射筒的武器的主体就是一个空汽油桶,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300米的距离上。
巨大的炸药包产生的强烈爆炸冲击,所过之处,碉堡,人马都会被炸飞。这种武器不是靠弹片而是靠爆炸冲击波杀伤敌人,许多被炸倒的敌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是震死的。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