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摇过的木马、装着喇叭的卡车…… 当然,还有一箩筐的小汽车。
“哗啦” 一声,厨房里的我就知道安安已经选定了他要玩的,他正把一箩筐的汽车倾倒在地上。我一边切胡萝卜一边不自觉地哼着歌,一边当然是竖着一个耳朵侦测安安的动静。我自己不喜欢吃胡萝卜,可是从来不放过任何让安安吃胡萝卜的机会,“吃红萝卜眼睛好。” 我想着,突然发觉自己在哼的曲调是 “哈哇呱呱呱呱呱,就是母鸭带小鸭——” ,我停下刀来,觉得有点恍惚:奇怪,以前自己常哼的歌是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现在怎么哼起这个母鸭调调来?大概是有了孩子后,生活里的歌也都染上了童真的色彩,变得简单又欢快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一会儿,就听见安安兴奋地冲进厨房,拉起我湿淋淋的手,“妈妈,你看!” 我另一只手还握着菜刀,跟着安安进了房间。地毯上是安安的车队,卡车、吉普车、巴士、摩托车、旅行车、拖车…… 一辆接着一辆,紧密地排列成歪歪斜斜的长条,从墙脚延伸到床头。!q\d?h~b_s¢.!c?o,m\
“妈妈,” 安安指着车队,郑重地说,“龙!” 我弯下身来轻吻安安冒着汗的脸颊,笑得很开心,“对,宝宝,龙,车水马龙。” 我拎着菜刀,走出了安安的房间,安安又蹲下来,听见我在哼一支很熟悉的歌,也快乐地跟着唱起来:“伊比亚亚亚伊比伊比亚 ——” 那歌声在房间里飘荡,是属于我们母子的温馨日常,简单又美好,让我觉得满心都是柔软。
之后的日子里,安安对“龙”的认知好像又丰富了不少。有时候他会把家里的围巾扯下来,挥舞着说“龙” ,那围巾在他小手里飘来飘去,真有几分龙舞动的样子。我在一旁看着,觉得有趣极了,这孩子的想象力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随时都能挖出新奇的想法来。
有一回,外面下着雨,雨滴打在窗户上,形成一道道水流,安安趴在窗边,眼睛亮晶晶地喊:“妈妈,看,龙在窗户上爬!” 我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还真觉得那些水流像小龙在嬉戏,忍不住附和他:“对呀,小龙在和安安打招呼呢。” 他听了,笑得更欢,还对着窗户 “呜呜” 地学龙叫,那奶声奶气的声音,把我也逗得笑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去公园散步,看到一根长长的藤蔓缠绕在树干上,安安立刻挣脱我的手,跑过去指着藤蔓说:“妈妈,龙!” 我摸摸他的头,说:“是呀,这是一条住在树上的龙,它在和大树做朋友呢。” 他就绕着树干转呀转,观察着藤蔓,嘴里还念叨着 “龙朋友,龙朋友” ,那认真的小模样,仿佛真的在和龙交流。
随着时间推移,安安对“龙”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他对世界的好奇和那股子天真劲儿。他会把不同的东西联想成龙,在他的世界里,龙可以是彩带、是车队、是围巾、是雨滴、是藤蔓,只要是长条状、会舞动或者有独特形态的,都能成为他心中的龙。而我,也跟着他,一次次重新发现世界的奇妙,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这些关于“龙”的日常小事,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珠子,串联起我和安安的母子情。每一次他发现“龙”时的惊喜呼喊,每一次我回应他时的温柔互动,都是我们之间珍贵的回忆。
有时候晚上睡觉前,安安会要求我给他讲“龙的故事” ,我就凭着记忆和想象,给他讲龙在云端飞舞、在海里遨游,能呼风唤雨的故事。他听得眼睛都不眨,偶尔还会插几句“妈妈,龙会吃小饼干吗”“龙睡觉会打呼吗” 之类可爱的问题,让我忍俊不禁。讲着讲着,他就带着对龙的美好想象,进入甜甜的梦乡,看着他安静的睡脸,我心里满是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愈发明白,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奇妙瞬间,而“龙”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入点,让我看到了他对世界的热爱和独特的感知。我愿意一直陪着他,去发现更多像“龙”这样有趣的事物,去守护他的童真,和他一起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更多温暖又珍贵的足迹。
未来的日子,不知道安安还会把什么看成“龙” ,但我知道,不管是什么,那都会是他探索世界的新发现,而我,会一直是那个陪着他惊叹、陪着他欢笑,一起解读“龙”之奇妙,一起品味生活之美好的妈妈。
又一日,天气格外好,阳光暖暖地洒下来。我带安安去小镇上的广场玩,远远就听到热闹的锣鼓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