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热,陕西天赤如血,甘肃

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热,陕西天赤如血,甘肃

福建道御史带头冲锋,而后又有十几个闽浙籍贯的官员跟上,一同弹劾袁崇焕。/x?i`n_k′a!n-s′h!u?w,u..*c^o,m_偶尔有一两个或许是跟袁崇焕交好的人,想要给袁崇焕开脱,也被淹没在唾沫之中。

他们字字泣血,朱由检还以为袁崇焕把福建士绅都给屠了一遍呢,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太棒了!可惜,他还是想得太美了。

朱由检以“不能临阵换将”为理由,拒绝处置袁崇焕,就算要处置,也要等到有明确调查结果再说,不可能只听从科道言官的一面之词。然后,以“皇后怀有身孕,不能久坐”为理由开遁。

回到书房以后,他也看到了袁崇焕的奏折。读完以后,朱由检不由失笑。不得不说,袁崇焕真是个小机灵鬼!朝堂上弹劾得他无恶不作,结果袁崇焕根本就没有要福建士绅一分钱,甚至他还给钱了,只是这钱给的有些侮辱人罢了。

他把福建本地土豪、大海商们的武装商船给强征了,按照袁崇焕自己的话来说是“租借”。一艘大鸟船造价两千两,可以使用几十年,他发发善心,折中一下,按照二十年算,所以他租借一艘大鸟船,每年付给船东家一百两银子;

如果折损了,也不照价赔偿,说是“为了避免折价损害船东的利益”,所以如果有折损,就赔他们一条全新的官造大鸟船。¨x^i¢a!o~s^h\u/o_c-h+i·..c\o\m^大鸟船是一种改进福船,是如今大明最先进的一种战船,可以搭载二十四门红夷大炮,航速快,船身坚固抗揍。

至于为什么官造反倒比民造便宜?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可以说两种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三条一千两的官造的,换一条民造的,人家都不愿意换!

于是,袁崇焕只花费了几万两租金,就搞到了几百条大船。他也预料到了自己肯定是会被弹劾的,所以提前发来奏疏为自己辩解,希望皇帝可以保他!

内阁方面,毕自严小纸条警告说,袁崇焕这样会影响闽浙两地的丝绢出口,对两省赋税会有影响,对当地民生也有影响。打仗的事情他不懂,只是希望袁崇焕做得不要太过分,快点搞定郑芝龙,不要耽搁太久。

朱燮元的意见与毕自严完全相反。他提醒皇帝不要催促袁崇焕,要给他更多时间练兵、筹划;同时他也觉得袁崇焕这人不老实,应该加以节制,建议皇帝晓谕袁崇焕,要步步为营,不要贪功冒进,只要能够维持住福建的局面,遏制住那几个大海盗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交给巡抚熊文灿,还是要坚定招安路线,大明的军力财力,不值得消耗在那群海盗身上。~墈^书~屋\ ?勉+废′粤′黩^

张瑞图是福建晋江人,他跑去贿赂周奎那档子事,朱由检还没跟他算账呢!因为他中途跑路,魏忠贤准备用来弹劾他的人没来得及发言,现在又不知死活跑来为福建士绅说话。

朱由检直接罢免了他建极殿大学士的职,去了他的少师衔,直接把他一撸到底!理由嘛,是“通倭”,证据没有,让三司去查。

张瑞图是幸进的词臣,死得悄无声息,甚至都没有人为他鸣不平。他自己倒也算是识趣,担惊受怕了一年,如今也算求锤得锤,尘埃落地了。他在内阁过得也不好,没人把他当一回事。

内阁真正掌握权力的是那两个身兼尚书职位的家伙,他这种只能干点边角料工作,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他也五十八岁了,回家乡颐养天年,没有什么不好的。见他还算识趣,朱由检允许他致仕归乡,赐予钱财驿传,不再追究他“通倭”的罪责。

袁崇焕给了朱由检一点点小惊喜,虽然之前是有点歧视他了。而甘肃巡抚梅之焕却给了他惊吓,他汇报说,自己在河套剿了八百多马匪,发现黄河水都变清澈了,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因为天子圣明,才使得大明海晏河清。

他委婉地表示,自己戍守边疆几年了,很思念家乡,家里来信,老母亲病危,希望皇帝能够给他放个假。

同时,陕西巡抚洪承畴上奏称:“全陕天赤如血,黄沙蔽日,百姓惶恐。更有灾民‘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人相食,盗贼起’。”他再次申请朝廷拨款赈灾!

三边总督孙承宗上奏,说自己自从上任以来,一直都在整顿军备,裁撤老弱,训练新军。大半年来,整合出三个六千人的大车营,三镇凑出了一万骑兵。但是三边尤其是甘肃、宁夏,本就人丁稀少,无力供养边军,请求朝廷拨给粮食!

其实,哪来的海晏河清?不过是黄河流域不下雨,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