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第366章 医碑无字载青史,药脉有灯照古今

第366章 医碑无字载青史,药脉有灯照古今

了公主的命。你看碾齿间的凹槽,深的地方能卡住三钱药,浅的只能容一钱 —— 这是墨家传给他的‘分药术’,确保穷人和富人拿到的药量一样。”

壁画上的孙思邈虚影正俯身给一个孩童诊脉,指尖悬在腕脉上方,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患儿。“他在《千金要方》中首创‘妇人方’‘少儿方’,将妇科、儿科独立成篇,这在中医史上是开创性的。” 灵枢指着虚影身旁的药柜,每层都贴着不同的标签,字迹工整清晰。“你看那‘少小婴孺方’一层,放着专治小儿夜啼的蝉蜕散,还有预防天花的‘痘疹方’,都是他走遍民间搜集来的验方。”

此时,药碾子突然转动起来,发出 “吱呀” 的声响,碾出的药末在空中组成 “大医精诚” 四个字,金光闪闪。“孙思邈提出的医德规范,影响了后世无数医者。” 素问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敬意,“他在书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与墨家的‘兼爱’思想不谋而合。” 她指着空中的字迹,“你看这‘精’字,笔画里藏着制药的工序,浸透着严谨;‘诚’字的点画,其实是医者把脉的指法,饱含着真诚 —— 这是他将医术与医德完美融合的体现。”

雪水汇成的小溪流过壁画,在孙思邈的虚影脚下形成一片水洼,水洼中浮现出他晚年在太白山隐居的场景。“贞观初年,终南山爆发瘟疫,死者相枕于路,官府都束手无策。” 灵枢弯腰掬起一捧水,水中映出的孙思邈正跪在雪地里,给一个浑身生疮的乞丐喂药,老人的手冻得通红,却依旧稳稳地端着药碗。“当时官府怕传染,下令焚烧疫区,百姓们都吓得四处逃亡。” 灵枢的声音有些沉重,“他却背着药篓闯进隔离区,用墨家传下来的‘避瘟香囊’给患者佩戴,自己染了疫毒,高烧七日不退,全靠舌下含着的一片牛黄续命。” 水洼中的虚影突然转向他们,孙思邈手中的药碗里,汤药正冒着热气,碗底清晰地刻着墨家的 “非攻” 二字。

“那乞丐其实是玄冥医盟的初代教徒,故意带了变异的疫毒,想借此散布恐慌。” 素问的神农尺在水面轻轻一点,水影中浮现出乞丐袖中露出的蛇形纹,诡异而阴森。“孙思邈早就看出他身份可疑,却还是坚持救治 —— 他说‘医者治的是病,不是人’。” 她从水洼中捞出块指骨大小的木牌,上面的裂纹正在慢慢舒展,组成 “金银花三钱,板蓝根五钱” 的药方,木牌边缘的磨损处,露出里面的青铜芯,上面刻着墨家的 “守心符”。“后来那教徒临终前悔悟,把疫毒的解药方刻在了这枚骨牌上。”

“他百岁高龄时,还在修订《千金翼方》,补充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两千多个方剂。” 灵枢指着水影中孙思邈灯下着书的身影,老人的头发已经全白,却依旧精神矍铄,手指在竹简上缓缓滑动,每写一个字就蘸一次药汁 —— 那是用自己的血混合松烟调的,色泽暗红。“为了弄清细辛的药效,他亲自试药,一次服用过量险些丧命,醒来后立刻记下‘细辛不过钱’的警示。” 灵枢的语气中满是敬佩,“这才有了后世‘用药如用兵,剂量如军纪’的说法。”

墨羽突然指着水洼中的一个细节,兴奋地喊道:“你们看!” 孙思邈手中拿着的药锄,锄头上刻着墨家的 “矩” 形符号,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这把锄是墨家传人所赠,既能挖药,又能测量穴位深浅。” 少年恍然大悟,“难怪《千金翼方》里的穴位图如此精准,原来是融合了墨家的测量术!”

素问突然在壁画前驻足,神农尺指着画中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那女子正在给受伤的士兵包扎,手法与清瑶的 “缠丝缚” 如出一辙,腰间的药囊上绣着半朵莲花,在战火中显得格外娇俏。“这是唐代的‘胡医’樊胡,她本是波斯医者的女儿,十岁时随商队来华,被孙思邈收为弟子。” 她指尖轻轻拂过女子的药囊,壁画突然渗出黑油,油中浮现出樊胡在西域行医的画面。“显庆二年,西域大疫,死者不计其数。” 素问的声音带着惋惜,“她将波斯的‘放血术’与墨家的‘刺络针’结合,在高昌城救了三万人。后来她想把《回回药方》翻译成汉文,却被斥为‘用蛮夷之术乱华夏医道’,最终被流放到安西都护府。” 黑油中浮现出樊胡在流放途中写书的虚影,她用骆驼毛蘸着自己的血写字,血字在风沙中竟不褪色,仿佛在诉说着她对医道的执着。

石窟深处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