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帅威武!曾小公爷神勇!”
“天佑圣朝!天佑新朝!”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来,震耳欲聋!
曾仕林与曾安民父子,在万民的簇拥和欢呼中,缓缓穿过凯旋门。
这一刻,属于曾氏父子,属于立德新朝,更属于所有为这场胜利付出鲜血的将士们!
皇宫。
承天殿,如今只是草创。
是由原青海都护府正堂改建而成。
凯旋仪式后,盛大的封赏大典在临时皇宫承天殿举行。
立德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虽然依旧有些紧张。
但在曾仕林,石责等重臣的辅弼下,倒也颇有威仪。
殿内,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严而热烈。
如今已经被提为立德朝首辅的秦守诚手持圣旨,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逆贼徐怀,祸乱朝纲,弑君篡国,勾结妖邪,天人共愤!”
“幸赖天佑圣朝,忠良奋起!”
“立德讨逆大元帅,文清公曾仕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统帅王师,南征北讨,扫荡妖氛,功勋盖世!”
“特晋封为——镇国公!”
“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加封太师,总摄朝政军机!”
“原凤起路,西流路,及新定南部群山之地,划归为镇国公封邑,由其组建立德三卫,镇守青海,拱卫中枢!”
镇国公!
太师!
世袭罔替!
这已是人臣之极!
更关键的是,将凤起路,西流路以及新打下的南部群山。
直接划为曾仕林的封邑。
并赋予组建“立德三卫”的权力!
这意味着曾氏父子不仅拥有了崇高的爵位和官职,更获得了近乎独立王国般的庞大基业和强悍军力!
这是新朝对曾仕林擎天之功的绝对肯定。
更是对抗徐怀,稳固根基的核心布局!
从此,凤起路的粮仓,西流路的人心,南部群山的险隘。
都将成为立德朝廷最坚实的后盾!
秦守诚顿了顿,继续宣读:
“皇城司南提都,立德讨逆先锋曾安民,忠勇无双,天纵奇才!”
“于京城护主突围,功在社稷。”
“于南部群山,诛妖王,破玄砫,挽狂澜于既倒,救三军于覆灭,功高至伟!”
“特晋封为——立德伯!赐号破虏!”
“领立国先锋大将军,统辖立德三卫之‘破虏卫’!”
“加封太子少保!赏灵玉千珏,灵田百顷,神兵宝甲若干!”
立德伯!
以新朝年号为封号,这是无上的荣耀!
“立国先锋大将军”更是实权军职。
统领三卫中最精锐的“破虏卫”!
太子少保,则是未来帝师之位的铺垫!
这份封赏,既彰显了曾安民力挽乾坤的不世之功,也为他铺就了通往权力巅峰的坚实台阶。
但,无人不满。
这是他们曾氏父子应得的!!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这个立于青海城的朝廷。
他们曾氏父子二人居功至伟!!
紧接着。
石责,秦守诚,长公主,娄通,柳诗诗等一众功臣皆获厚重封赏。
尤其娄通。
因护卫有功,其父娄英启又举全路之力支援。
被封为凤起路节度副使。
协助其父娄英启,如今的加兵部尚书。
管理凤起路军政。
这进一步巩固了曾氏对凤起路的控制。
当封赏宣读完毕,西流路总督安久源的代表出列,朗声道:
“臣,代西流路总督安久源,恭贺陛下,恭贺镇国公,立德伯!”
“西流路上下,感念立德陛下仁德,曾小公爷活命之恩!”
“今奉陛下旨意,归属镇国公辖制,实乃西流路之幸!”
“安总督有言:西流路百万军民,愿为立德陛下之前驱,为镇国公之臂膀!粮秣军资,旦夕可至!只待王师北指,剿灭国贼!”
这番表态,铿锵有力。
彻底宣告了西流路对立德朝廷,对曾氏父子的效忠!
与凤起路一起,成为了曾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