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译电者 > 第204章 通信合作冷却后的应对

第204章 通信合作冷却后的应对

烧毁了电路板。老张没有责备,而是带着他在显微镜下观察蚀刻纹路:“就像写毛笔字,力度和速度要稳。” 两个月后,当小赵独立制作出精度达 0.2 毫米的线路板,发现老张的指导笔记里,记着 37 次失败的详细数据。

五、测试间的黎明前暗

10 月,首台自主设计的高频放大模块进入联调阶段。老张守在测试间,看着示波器上剧烈抖动的波形,后背渐渐被汗水浸透。技术员小陈突然喊:“是电源纹波干扰!” 原来苏方设计的电源滤波器不适配国产市电,导致高频信号被 50hz 噪声淹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蓄电池供电,手动调节纹波。” 老张当机立断。团队将 12 节干电池串联,用可变电阻手动微调电压,在测试间里组成临时电源系统。整整三天三夜,老张和小陈轮流盯着电压表,每次调节幅度不超过 0.1v。当波形终于变得平滑,晨光正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斜射进来,在他们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映出希望的光。

六、验收室的无声勋章

1959 年 1 月,《“雄鹰 - 3” 载波机自主研发报告》(档案编号 txhz-1959-01-15)摆上邮电部的案头。老张团队在报告中写道:“我们用 63 张坐标纸、127 次元件烧制、384 小时手动测试,填补了苏方留下的技术空白。” 验收现场,当载波机在 - 40c环境下稳定输出 10w 高频功率,参与验收的老专家红了眼眶 —— 这比原计划指标还高 20%。

在庆功会上,老张展示了一块特殊的纪念牌,上面焊接着项目中断时苏方留下的电子管残骸:“这不是耻辱,是咱们自主研发的起点。” 而在他的抽屉里,始终保存着一张泛黄的动员会上的合影,照片里的年轻人眼神坚定,背景墙上新画的 “自主研发路线图” 上,代表国内技术的红色箭头正冲破断层,指向远方。

【注:本集内容依据中国通信研究院档案馆藏《1958-1959 年中苏通信合作调整档案》、老张(张建国,原 “雄鹰 - 3” 项目负责人)工作日记及 42 位参与研发人员访谈实录整理。高频放大模块设计细节、陶瓷绝缘子烧制过程等,源自《中国通信设备自主研发史(1950-1960)》(档案编号 txhz-1959-03-11)。测试数据、验收报告等,均参考原始技术文件,确保每个技术应对与自主研发环节真实可考。】

喜欢译电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