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学政
赵秀芬由六妈廖凤英陪着从家里取钱回来了。`r¨c!y·x`s\.?c/o?m?
她注意到了自家男人手里拿的纸条,要过来眯起眼睛仔细看,只见小纸条上写满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小字儿。
一看就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甚至还有一袋子尿素,都是些过日子正经要用的东西。
她笑着对金天恩说:“老表兄,这三百块钱你先拿着,一会儿了让韦小强跟着你去供销社把人家要捎带的东西都买齐全了,钱不够的话你在给我说。”
金天恩接过钱,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咧嘴一笑说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辛苦你专门跑一趟......”
梁金涛这时才知道媳妇挺着大肚子去家里给金天恩拿钱去了。
虽然自己说的是临走的时候顺路取,金天恩不会说什么。
可媳妇这么做,其实考虑问题非常周到,早点把钱给人家,人家也高兴不是。
六妈廖凤英听明白,提醒说道:“要我说啊,像这种事就不应该应承下,遇上明事理的还好说,可要是碰上一两个胡搅蛮缠的非说捎带回去的东西贵了质量不好了,鸡蛋里头挑骨头,这不是好心办坏事了吗。°$完:?¢本×神3¥}站¨|! $已¢发~,£布3>=最[?新#章÷?节?”
金天恩偷偷瞥了一眼始作俑者梁金涛,嘴巴张了张,很想替自己分辩几句,说这件事我也不想做啊,这都是你的好侄儿梁老板为了收揽人心主动提出来的。
“六妈,您说的也有道理,是我当时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周到。”梁金涛笑了笑,说道,“我让金家表兄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其实也是为了跟大坪沟和四道蚬子的村民们拉近关系。
老表兄,你这样的,在供销社照单买完东西,让售货员给你开个详细的收据,这样以来即便有不讲理的人,咱有供销社的真凭实据不怕说不清楚。”
“还得是你小子,脑子就是灵光,这个办法好。”
六妈廖凤英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金天恩更加佩服梁金涛了,点头说记住了。
夕阳渐渐西沉,给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黄河的水面波光粼粼,像是撒满了碎金子。
夏日的清晨带着几分凉意,峡口村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村口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催促着新一天的开始。^k_a!n¨s\h?u\z¢h¨u-s/h.o,u~.*c′o^m?
田埂上,早起的村民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锄头划过土地的声音,伴随着清脆的鸡鸣,在宁静的村庄里回荡。
梁金涛刚到六爸家时间不长,二哥梁金水骑着自行车过来找到他,说老泰山刚才打电话了,让他赶中午前去家里一趟。
老泰山召见,梁金涛自然不敢怠慢。
他跟正在院子里整理药材的六爸梁福圭、八爸梁福朝说了一声,又特意绕道过去叫上六妈廖凤英家让她去陪着赵秀芬。
到家后,跟媳妇说了一声,推着自行车,就准备出门。
赵秀芬正坐在炕沿上绣着婴儿的小肚兜,见梁金涛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
急忙放下针线,挺着大肚子站起身说道:“你见了鹏云,问问他考得咋样。说好的考完试过来陪我,这一晃都快到月底了,连他的人影都没看见。”
她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怪,更多的却是牵挂。
梁金涛放下自行车,走到媳妇身边,轻轻扶着她的腰:“媳妇,你把心放到肚子里。鹏云肯定考得不差,之所以不来,应该是有啥事绊住了,我见了爸妈一问就知道了。”
他笑呵呵地安慰着,心里却早已清楚答案。
赵鹏云这小子这次属于超常发挥,总分比成绩最好的一次模拟考足足超出了八十多分,顺利被省内排名第二的省部共建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录取了。
前世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赵鹏云毕业后,先在市属重点中学当了两年教书先生,后来被某市直部门选调进政府部门,一步步走上仕途,不到五十岁就坐到了学政的位置。
九十年代初的省重点大学本科生,含金量可想而知,即便是三十多年后,这所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也相当惊人。
这些话,梁金涛自然不能跟赵秀芬说,只能藏在心里,默默为小舅子高兴。
“他要是在家,你就跟他说,再不过来看我,我就过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