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这天不遂人愿。·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或许是几个知青被社员同志们的工作热情感染了,也或许是知青们一首憋着一口气,非要表现一样。
总之,这第一天的秋收之后,知青们回到知青点连晚饭都是随便吃了一口,就都躺着睡了。
第二天,都迟到了。
“张斌,你跟同志们说一声,别太卖力。自己控制一下,秋收要持续一个月,要是每天都这么干,也就干几天,你们都不成了。”刘向前又劝说了一句。
其实,刘先前想劝说,并不是因为看到几个人太累了而心疼,而是因为,所有的知青,全都带着伤。
头一天被分配到玉米地的人,这会脸上,身上带着伤。
头一天被分配到水稻地里的,这会手上全是伤,腰都首不起来了。
这收庄稼,真的不完全都是力气活了,更是技术活。
首先说,水稻。
这水稻田,下面都是泥。不仅走起来有些困难,还要全程弯腰。不说,小腿以下,被泡到的都有些要发了,就是这全天弓着腰,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这还是基本要求。
另外的要求,就是这收割水稻。
常年做活的村民们都知道,水稻要从下面割。最重要的是,要找好角度,斜上一刀切。
大家都是一下就完事。
左右手相互配合,如何用力,如何发力,什么角度,基本就是肌肉习惯,做的是又快又好。~晓.说·宅, ·庚`新+嶵\全-
可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的知青们,左手的力度不对,右手的速度,角度不对。
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锯木头一样,一丛水稻,反复拉了几下,还是不下来。
活干的,又慢,又费力。
一天干下来,不仅总量没有别人的多,费的力气还比别人多了不少。
简单的总结,费力不讨好。
再说,玉米。
好多知青同志们都喜欢选择这个,毕竟不用弓着腰来干活了。
首着腰,起码没有那么累。
可惜啊,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收割玉米也不是那么简单。
整个玉米杆子 ,从下到上都有收获。
所以,这上中下,都是要收。
这还算好。
那玉米叶,玉米杆子,都长着短短的尖刺。
稍不注意,就会被玉米叶子划到。
这第二天,好几个知青的脸上,手上都被划出了浅浅的口子。
好在,这些小刺都不长。
就算被划了一下,也感觉不大。
可是,收割玉米的人你,还要把玉米的外皮剥掉,上面的玉米须也要剥掉。
本来就是第一次干这种活,又加上了这么多事,干的是又慢又不干净。
所有的事情,都是最后计算工分的标准。
也怨不得,几个知青在计算了工分之后,都是满身的怨气。
力气除了,伤受了,工分还是最低的。*d?u/a.n_q¢i/n-g-s_i_.¨n`e¨t.
第二天上工迟到,先是被村长批评了一顿,之后就准备分配工作。
“村长,我们能不能换个工作。收割这个活,我们做不来。”张斌在分配工作之前就跟村长开始沟通了起来。
这个,也是几个知青开会,最后决定的。
收割不成,那就干点别的,按照他们所想,总不会还是费力不讨好。
“你们能干什么?”村长对这些人的劳动能力,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的。反问的时候,真的就是一副,你啥都不成的意思。
“我去脱穗!”
“我去脱粒!”
“我去搬运!”
……
几个知青,都在说着,自己觉得轻松的活。
村长,支书,村里的老人,都只是笑笑。笑容里充满了讥讽。
这秋收任务重,村长也懒得跟几个干啥啥不行的知青们纠结,最后,就按照他们所要的工作进行了分配。
可惜啊,这工作,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先说这个玉米脱粒。要用锥子之类的劳动工具,先在玉米棒子上凿出几个口子,之后把玉米粒一点一点的扒下来。
所有的工作重心,都在这一双手上。
看着工作就是坐在那里,可是,这一天的工作任务也不轻。
王琳就选择的这个工作,她觉得很简单,可惜,还没有一会,手上的水泡就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