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个人一样。
“佳恒!”
蔡邕叹了口气,“要不是吃过苦受过罪,你能把泰山经营得这么好?”
“哪有那么严重……”
韩义刚想反驳,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影宝,“影儿,你是不是跟姥爷说了什么?”
影宝也一脸疑惑地说:“没有!我只是给姥爷念了爹爹写的一首诗。”
“诗?什么诗能让你们这么感慨?”
韩义更加糊涂了。
这首诗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王允那老狐狸差点掉眼泪?
“佳恒!”
蔡邕又说,“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你写的吗?”
韩义顿时明白了,就是这首诗!再瞅瞅现在的泰山,再结合这首诗的号召力,真是……
“佳恒,是我让你受罪了!”
王允一脸愧疚。
韩义笑了笑:“没事,现在挺好的,那些事早就忘了。”
能让王允对自己感到愧疚,那可真是太好了!毕竟王允在权力中心,以后有好处肯定少不了自己那一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屋子里暖洋洋的,王允和蔡邕甚至得换上薄衣服才觉得舒坦。
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天。
王允捋着胡子笑着说:“佳恒别担心,很快天下就会安定下来,董卓那家伙早晚得完蛋,你就等着瞧吧。”
韩义心里清楚这是什么套路,不过看岳父大人这么高兴,自己要是这时候泼冷水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他婉转地说:“岳父真是聪明绝顶,我懂。
不过您也得小心,董卓虽然死了,但西凉军还在,处理不好会惹来大麻烦的。”
“嗯!”
蔡邕点着头,“佳恒说得对,杀董卓容易,安抚西凉军难!”
“哈哈!”
王允挥了挥手,“西凉军算什么玩意儿?在我眼里就是一堆破砖烂瓦,一巴掌就能拍散!”
韩义只能干笑两声,这岳父大人也太自信过头了吧!
这种情况,根本没法劝。
他好像已经看到了胜利就在眼前,将来他王允必然会成为第二个董卓,或者……并州王家会像汝南袁家一样崛起,家族繁荣昌盛,权势滔天,连皇帝都得敬畏他三分。
韩义本来还想再含蓄点提醒一下,结果这时候阿三走进来禀报:“老爷,遵照您的指示,火锅已经准备妥当了,可以开饭了。”
王允和蔡邕一听,都是一愣:“火锅?”
王允更是好奇地皱起了眉头:“佳恒,这是什么新奇玩意儿?”
韩义笑着回应:“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冬天里的一道美食,不太好直接形容,吃了就知道了。”
“行!”
王允仰头大笑起来,“小子,你还学会卖关子了。
行,今天我就尝尝你的火锅,看看有多美味!”
“两位岳父大人!”
韩义刚要开口,又犹豫了一下。
“怎么了?”
两人同时问道。
韩义做了个请的手势:“请移步到正厅吧!”
王允大手一挥:“伯喈,咱们走!”
蔡邕赶忙回礼:“还是子师您先请!”
真是烦人!
这些文人墨客的规矩,真是让人头疼。
吃个饭还要争谁先谁后,好像不比出个高低来就不行,真是太幼稚了。
磨蹭了好一会儿,两人才终于离开了书房,前往正厅。
这时候,侍从们已经把炭火烧得旺旺的了。
每个人的桌前都摆了个小锅,还是特制的鸳鸯锅,一分为二。
看着满桌子的菜、两大盘肉,还有那翻滚着的红白汤底,王允更是觉得新鲜:“佳恒,这就是你说的火锅?”
还没等韩义回答,影宝就直接扑到了王允的怀里:“姥爷,这是鸳鸯锅,红的是辣的,白的是不辣的,您想吃什么口味都能选,多方便呀!”
说完,影宝就拉着王允走了过来。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片肉丢进了滚水里,然后又放了一些菜进去,辣的、不辣的都有。
“姥爷,我来给您调酱料!”
影宝端起碗,熟练地调好了酱料。
眼前的火锅又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