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了,你其实也可以考虑再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不然等桥桥去上大学,你一个人留在家里也寂寞,你也该适当适当捯饬一下自己。”
李姝莉独身带孩子在丰潭这么个封建鸟巢里生活,其实从李映桥五岁开始,这样的话就在她耳边没断过,当年她在小画城开杂货铺的时候,邻居也因为心疼桥桥晚上睡在货架子中间连翻个身都不容易,让她再找个人嫁了,两个人可以努努力在丰潭买套房子,至少给桥桥一个找个爸爸。
结果给李映桥急得晚上立马躺在被窝里和她讲说:“妈妈,你不要听别人瞎讲,我不需要爸爸。大人真的一点儿不知道小孩的快乐,我睡在货架中间别提多快乐了!我翻个身就有零食掉下来,翻个身就有,你听,我太喜欢这个地方的小床了,我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零食,我才不要搬去其他地方,我要在这里睡一辈子。”
李姝莉当然知道,她知道桥桥那时有多快乐。
柳阿姨平日里就善给人做媒,老嫌李姝莉一颗心扑在女儿身上,一点儿钱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她在她身上捞不着什么好处,偶尔见面说两句,李姝莉是当作耳旁风,自然不会往心里去,但今天李姝莉心情不错,她终于给桥桥存够三万块钱了,刚刚在银行存了死期,等桥桥大学毕业,存个二十万应该没问题,这样无论桥桥以后怎么样,至少有二十万她可以自己做个小本生意。
于是也一反常态地竟和柳阿姨说:“下次,下次,今天得给桥桥庆祝。”
柳阿姨也眼前一亮:“桥桥不会真能考上潭中吧?那桥桥真厉害,不过你自己说的哦,下次一起,我看你这几年连新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你太节省啦,女人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对啦,姝莉你手头要是宽松的话,可以——”
“不可以!”
李姝莉变了脸,立马把门关上。
桥桥开店的钱,她是绝对不可能借出去分毫的。
丰潭的另一个窑,烧得也如火如荼,只是气氛有些沉默。
朱小亮看着客厅背后紧闭的房门,又看着沙发上抱着枕头有些垂头丧气的小脑袋。
“根据今年的预估分数线,李映桥可能刚好差五分,不过潭中最终录取分数线还没出来,现在也不确定潭中今年的录取比例,只是我按照以往她的分数预估她在实验中学的排名,大概李映桥这个分数是差点。但她进步很大了,三个月时间,能从原先那个分数拔到六百多分,这已经算是奇迹了。”
朱小亮正在和胡正汇报这次成绩,胡正虽然没见过这几个孩子,但也知道梁梅对这件事的执着程度,在电话那头也喟然长叹:“那你要好好劝劝梁梅了,现在对她是双重打击。另外那三个孩子呢?”
朱小亮说:“有一个也是卡线,另外两个应该没问题。”
果然,一周后,潭中公布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朱小亮预估得一分不差,李映桥差五分,高典刚好卡线过了,郑妙嘉和俞津杨的成绩不相上下,远超潭中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这俩保不齐可能还要进潭中的重点班。
公布分数线当天,朱小亮决定去一趟李映桥家,问了郑妙嘉和高典没人知道地址,只有梁梅知道,梁梅在忙谭秀筠的后事。
他想了想,还是打给俞津杨,“你知道李映桥家在哪吗?我想和她妈妈谈谈,或者咱俩一起去趟李映桥家。”
李映桥给了俞津杨地址,但她们家不是那种小区标准的几栋几户,非常不好找,她在这住几年都分不清她们家是几门几号,于是让他俩坐公交车到农贸市场那站下,她过去接他们。
俞津杨这辈子是头回坐公交车,就坐在朱小亮的腿上。
农贸市场这站的人特别多,公交站牌还没到呢,一堆人就拎着东西急匆匆要下车,跟即将泄闸的洪水似的,一股脑全往门口涌过去。懂礼貌的俞津杨想给各位拎着鸡鸭鹅的大爷大妈让个路,结果大爷大妈们根本不需要他让,一膀子给他薅到朱小亮腿上。
朱小亮是见怪不怪,农贸市场这站,只要下车鞋子还在,就算他们客气。
然而俞津杨没见过这阵仗,他都来不及叫出声,车里的鸡鸭鹅叫得比他惨,车刚停稳,正当他要扶着座椅站起来的,就看见李映桥的脑袋在车窗外,竟然差不多和车窗齐高,她还把头伸进来:“俞喵喵!你看我多高,脑袋能钻进来!哇,你竟然坐朱老师腿上!”
俞津杨吓得连忙把她脑袋给塞进去:“……你有毛病啊,等会儿司机开车,你脑袋掉车里了!我是被人推的!”
“谁,谁推你。”李映桥眼神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