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暗潮涌动的时期,周宁的离职申请,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我们团队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大家都颇感意外。私下里,我找到周宁,关切地询问:“你怎么突然就想离职了呢?”他听闻此言,微微叹了口气,神色中满是无奈:“唉,主要还是觉得工资太低了。我现在每个月工资才4000,之前跟公司领导提过,看能不能涨500,跟你们拿一样的薪资,可领导没同意。没办法,只能选择离开了。”
听闻他的解释,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惋惜之情。周宁可是毕业于北理工,虽说去年才走出校园,工作时长还不到一年,但他的能力着实出众。我清楚地记得,每次遇到难题,他总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迅速找到解决办法,做事效率极高。以他的学历背景和工作能力,想要寻觅一份待遇更优的工作,确实并非难事。只是他的离开,对于我们这个团队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
这天中午,我们如往常一样吃完午饭,回到工位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正当大家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时,突然,坐在我旁边的申浩发出一声“啊”的惨叫,紧接着整个人便直直地摔在地上,随后浑身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我当时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懵了,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长这么大我哪见过这种事啊,一时间手足无措,只能慌乱地大声呼喊大家来帮忙。
只见申浩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铁青,嘴唇也呈现出骇人的黑紫色,他双眼紧闭,身体不停地抖动着,那模样十分吓人。周围的同事们听到我的呼喊,纷纷围了过来,大家同样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但很快有人反应过来,赶紧让其他人去通知公司领导。躺了大概两分多钟,申浩才缓缓恢复意识,可整个人看起来虚弱极了。
公司领导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当机立断打电话叫了120,并让我陪同申浩一起去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申浩虚弱地靠在担架上,我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安慰他,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担忧。到了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找医生,忙前忙后,一刻都不敢停歇。
就这样,我在医院整整陪同了一下午。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治疗,医生说申浩并无大碍,可能是过度劳累加上精神压力大导致的突发性晕厥,让他回去好好休息。申浩出院后,公司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让他先回去休息几天。
申浩休息了3天,再加上周末的2天,直到周一才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对于那天下午我在医院的悉心陪护,他一直心怀感激,多次向我表达谢意。然而,又过了2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主动提出了离职。尽管大家都有些不舍,但也只能尊重他的决定。周五那天,他顺利办好了离职手续,和我们一一告别后,便离开了公司。
周宁和申浩的相继离去,无疑给我们这个原本人员配置就极为紧凑的项目团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仿佛原本运转有序的齿轮组,突然缺失了关键的几颗,整个团队的氛围都变得压抑起来。
如今,项目服务端的开发工作,沉甸甸地压在了我、宋晓东和陈耀武三个人的肩上。看着原本热闹的办公区域,如今空出的那两张工位,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和担忧。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当前项目已临近收尾阶段,前期的艰难险阻大多已被我们攻克,曙光似乎就在不远处。
我们三人深知此时绝不能气馁,于是彼此交换了坚定的眼神,相互鼓励着。宋晓东拍了拍我俩的肩膀,大声说道:“咱几个肯定行!都到这节骨眼儿了,咬咬牙,一鼓作气把项目拿下!”陈耀武也用力点头,“没错,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一起加油!”我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对,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
距离五一只剩下一周多的时间,按照公司要求,我们务必在五一前完成项目定版,也就是要实现所有预设功能。公司领导为了鼓舞士气,许下承诺:要是能在30号前顺利完成开发工作,就额外给我们多放3天假。这犹如一针强心剂,瞬间让我们浑身充满了干劲。
在接下来争分夺秒的冲刺阶段,我、宋晓东和陈耀武三人宛如紧密咬合的齿轮,成为了并肩作战、不可分割的战友。前端 ui 设计的刘静和周全,也主动陪着我们一同加班。不过相比我们在服务端开发的紧张节奏,他们稍显轻松一些。他俩会在观察我们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凭借自身对页面设计的敏锐感知,偶尔提出一些页面改善方案,为整个项目的视觉呈现出谋划策,而我们则依据他们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与此同时,我们还得频繁地与 2d 建模团队展开沟通和交流,就像搭建一座复杂的桥梁,将他们精心采集和构建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