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怀德已同意,但萧建国深知官场规则,既然当初冒充是陈处长的主意,就必须知会对方一声,以免日后东窗事发,背上黑锅。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汇报后不仅未遭质疑,反而得到了陈处长的高度认可。
萧建国分析,这或许与陈处长的军旅背景有关。
他曾任侦察排长和连长,刚从战场上退下不久,战斗意识和警惕性依然深刻影响着他的决策。
相比李怀德,陈处长的支持力度更大。
在担任科长期间,他就多次向上级申请增加人手,强化工厂安保力量,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此次能成,一方面归功于敌特连续制造事端,给某些掉以轻心的领导敲响警钟;另一方面则因为萧建国的到来,仿佛带来了好运,不是升职就是受奖。
于是,萧建国主动请教这位专业人士的意见……
若要守住轧钢厂,至少需要多少人?
陈处长虽已脱下官职,但心中仍对领兵作战充满向往,隐隐滋生了些许野心与权欲。
他故意夸大了所需人数,当众演示如何将七千员工的大厂通过四舍五入计算出一万多人。
按照军队标准,一万俘虏至少需十倍兵力控制,即便士兵具备军事技能,缺乏经验者则需更多。
最少也得三倍于战斗人员。
萧建国听完不禁为陈处长捏把汗。
心想:老兄,你这是自寻死路啊!
有野心无妨,但总该有点自知之明吧。
全厂七千正式职工,按你的算法,最后得出每103人就要配一个加强团。
你是怎么想的?
** 全厂,你要安排三千人做保卫科干事。
谁来干活?你怎么想的?
没文化果然不行,怎么能胡乱指挥呢?仅有战斗热情不够,现在是管理单位。
萧建国稍作思考,觉得这样下去早晚出问题,不如提前为自己打算一条晋升之路。
既然你自己找死,那就别怪我不仁慈了。
他委婉提及李怀德对此事的重视,以及众人对他的认可,并表示所有功劳都归于陈处长。
喜欢四合院:开局让禽兽们集体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