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茹拿起筷子,将一半面条夹给萧建国,自己低头吃饭,脸红到了耳根。
萧建国偷瞄一眼,笑着继续吃。
“你们慢点,别噎着。”
秦母看着两人,慈祥地叮嘱。
“舅妈,您做的面太香了!”
萧建国边吃边手舞足蹈地夸赞,逗得老人开怀大笑。
看到秦母秦父不吃东西,萧建国明白他们在担心他吃不饱。
他放下碗,拍拍肚子说:“舅妈,您快吃吧,我已经吃饱了,待会儿收拾桌子,咱们还能聊聊。”
“娘,爹,你们快吃,吃完我来洗碗,让表哥陪你们聊天。”
秦淮茹也放下筷子。
饭后,秦淮茹迅速收拾碗筷,将木桌搬离炕台。
萧建国则讲了些自己的趣事,一直说到傍晚,秦父秦母困了,他才停下。
秦淮茹端来一盆热水,为萧建国洗脚后,自己赶紧靠到母亲身旁休息。
萧建国感觉被照顾得很好,洗完脚就上炕躺下。
一路奔波终于可以放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奇怪的是,萧建国没多久就睡着了,在秦淮茹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心里既踏实又满足。
萧建国再次醒来时,发现老秦家已经全员起身。
精神饱满的他下了炕,随意披了件单衣,便来到院子里。
“舅妈,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萧建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秦母忙放下手中的农具。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大清早起来干啥?哦,对了,饭我给你留锅里了,记得趁热吃。”
“我们要去地里干活,你就在家休息就好,活儿不多,别担心。”
秦父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
一旁的秦淮茹嘟着嘴,心想:活儿这么多,凭什么表哥可以休息,我就得下地?
“舅妈,要不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地里吧。”
萧建国假装拿起锄头,却踉跄了一下,锄头掉在地上。
“表哥!”
三人的心头一紧,立刻围过来仔细查看,生怕他受伤。
萧建国这一出,全家一致决定让他留在家里,秦淮茹也无话可说。
毕竟在她看来,萧建国根本不会干农活,就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连力气都没有。
萧建国故意说道:“舅妈,我不想再去找城里工作了,以后我要和你们一起下地干活。”
秦父和秦母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萧建国,听表舅的话,在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到城里找个好工作,争取当个城里人。”
“信里提到你上过中学,这在古代也算个读书人了,要是跑去地里干活,岂不是有辱斯文?而且你也确实不是干农活的料,咱们不缺人手,你应该把目光放在城里,争取有个更好的未来。”
秦父语重心长地劝导着萧建国,希望他能树立远大的志向,早日有所作为。
萧建国明白,也许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勤奋起来。
身上带着摆烂系统,坚决不做打工人。
不过,秦父的为人让萧建国颇为欣赏。
本以为他是有所图谋,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处处流露出如父爱般的关怀。
萧建国心中微微触动。
"你舅舅说得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像我和你舅舅这样的,注定一辈子都是农民,谁让我们没读过书呢。
"
"你肚子里有学问,拿锄头真是浪费你的才智,不如到城里找份动笔的工作。
等你有出息了,我和你舅舅也能沾光,你表妹也能享福。
"
秦母说着说着,话题又绕回了秦家和秦淮茹身上。
"妈,你瞎说什么呢。
"
秦淮茹娇嗔一声。
"你妈也没说错啊,咱们是一家人,沾沾表哥的光怎么了?走,赶紧跟我下地干活!"
秦淮茹拿起锄头,一颠一颠地走出院子。
秦父笑着摇摇头,朝萧建国点点头,拉着秦母离开了。
等秦家三口出门后,萧建国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就跑到院门口的大青石上晒太阳去了。
清晨,陈各庄家家户户都早早下地干活,已成多年来的习惯。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