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悉心打磨,张木匠终于将杜清霜心心念念的小推车打造完成,每一处都如图纸般令她满意。\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
杜清霜一早就拉着推车去河边清洗干净,把出摊要用食材和器具一一备好。
经过家人一致商议,决定让杜悦媛和三婶白婉儿一同前往给她打下手。
三人把和好的面和柿子酱还有油放在推车自带的柜子里,上面架上铁锅。
推着车一直走到热闹的镇上,菜市人来人往,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她们找了一处人流较大的地方停下,点燃炭火,开始一天的生意。
菜市做吃食生意的人很多,对于她们这些新来的也见怪不怪。
杜清霜站在推车旁,熟练的起锅烧油。
她洗净双手,把和有柿子的淡橙色的面团拿出一块,轻轻包上凉透的柿子酱,再用掌心压成饼状。
等油锅六成热,将柿子饼从锅边滑入。
顿时,油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柿子饼在油中翻滚着,逐渐变得焦黄酥脆。
那香甜的味道随着热气飘散出去,引得来往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白婉儿和杜悦媛看到这么多人围过来,显得有些紧张局促。′x-i\n_t/i·a!n~x`i?x_s-..c_o!m?
她们的脸颊微微泛红,手指不自觉地捏着衣角。
杜清霜一边忙碌着,一边转头嘱咐她们:“三婶,媛儿,把做好的柿子饼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让大家尝尝。”
二人自小养在深闺,平日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何曾做过这般抛头露面的营生。
可如今家中光景大不如前,她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将案板上切得整整齐齐的柿子饼一一端起。
学着往昔光顾过的那些店铺掌柜的模样,嘴角努力扯出一抹得体的微笑,端着托盘,脚步略显迟疑地走向熙熙攘攘的人群。
那些前来买菜的普通百姓,瞧见这两位气质出众,娇滴滴的女子竟做起生意来,眼中满是好奇,纷纷围拢过来。
“大家尝尝,不要钱。”
白婉儿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众人一听不要钱,哪还客气,纷纷伸手拿了一块柿子饼塞进嘴里。
“嗯~这外皮炸得金黄酥脆,一咬下去,‘咔嚓’一声,里面的馅料软糯香甜,那股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真是好吃极了。”
一位大爷眯着眼,满脸享受地说道。
“是啊,不像糕点铺那些放了太多糖的,吃起来腻得慌。,w?d-s-h,u`c^h·e.n·g,.\c¢o/m~”
旁边一位大婶附和着。
“好吃,好吃,姑娘,你这饼子多钱一个?”
一位大娘吃完后,迫不及待地问道。
杜清霜以前在做任务时,角色扮演是常事,各种身份都能切换自如。
此刻,她迅速扬起笑脸,声音清脆地回道。
“这柿子饼用了好多油来炸呢,三文钱一个。”
问话的大娘一听,连忙从兜里掏钱,说道。
“给我来两个!”
杜清霜看着大娘递来的钱,心里默默盘算着,一斤面粉能做大概八个柿子饼,加上油和人工,每个净赚两文。
街上的菜包子也都要三文,而糖金贵,这甜饼子只要三文,但凡家里没那么拮据的,都买得起。
她让杜悦媛用筷子把炸好的饼子夹起来,放在油纸上仔细包好,然后一手递给大娘,一手稳稳地收了六文钱,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说道。
“大娘,您拿好,吃好了再来!”
只要有一个人买,接下来但凡尝过的,都被那美妙的滋味所征服,跟着买起来。
杜清霜炸饼子的动作十分娴熟,饼子在油中滋滋作响,泛起金黄的色泽。
但一个锅也就最多同时放五个饼子,排队等候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锅里,期待着那一个个金黄酥脆的饼子出锅。
小摊前很快就热闹了起来,人们叽叽喳喳地交谈着,讨论着这新奇吃食的味道。
这边的热闹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都纷纷凑过来看情况。
杜清霜在油锅前忙碌,白婉儿和杜悦媛,穿着朴素却干净整洁的衣裳,脸上带着些许羞涩与紧张招呼客人。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破旧、瘦如竹竿、吊稍眼的男子,挤到了摊子前。
他借着拿试吃的机会,伸手探向杜悦媛柔嫩的小手。
杜悦媛只觉得有只手像是一条滑腻的蛇爬过自己的手背,她心中一惊,立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