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校场旌旗猎猎,五颜六色的旗帜随着风带来了一股肃杀之气。白马书院 已发布嶵薪彰结秦济高坐观礼台,玄色龙纹戎装外罩着白虎皮大氅,腰间悬着太祖皇帝留下的龙渊剑。
其实所谓的龙渊剑就是一把普通的剑,甚至都有一些锈了,秦济一般不会在人前把他拔出来,只是太祖皇帝为这把剑赋予了意义。
台下左侧,大周将领们清一色着明光铠。右首各邦勇士虽然服饰各异,不过也都是穿着皮甲,身披颜色各异的战袍。
“吉时到——”
礼官长喝声中,三十六面夔牛皮战鼓齐鸣。靶场尽头,二郎神像巍然矗立,鎏金三尖两刃刀在朝阳下灿若流火。秦济起身按剑而行,皮靴踏过铺满箭矢纹的朱砂毯,每一步都激起细碎砂砾。各国使节不自觉屏住呼吸——这位天子虽然许久未经战事,居然还是这么威风。
“请陛下开弓!”
羽林卫统领捧上灵宝弓,柘木胎上缠着南海蛟筋。秦济左手持弓右手指天,忽然旋身挽弦,三支鸣镝破空而去。箭矢穿透百步外的铜钱方孔,余势不减,竟将钱钉入神像基座的“忠”字凹槽。吐蕃使者下意识摸向自己缀满宝石的箭囊,契丹使者则用刀鞘轻叩胸甲——这是草原上最高的礼赞。?d+i!n¢g·d*i′a?n^t¢x′t\.′c!o!m-
“好!”交趾的使者拍案而起,银铃乱响,“大皇帝陛下这手‘三星追月’,比去岁更精进了!”
观礼台下一片轰然。大理王子段和绪也拱手称赞:“所谓‘神射’,莫过如此!陛下弯弓三矢,天地为之肃然!”
当初为了节约治国成本,秦济并没有完全灭掉大理国,依然让段氏一族治理这片区域,但是要解散军队,由大周军队驻扎,国王要派王子入汴京为质子。
秦济闻言朗声笑道:“段王子客气了!大理以文德为尚,与我大周以武德为荣,各擅胜场,共济天下!”
话音未落,羽林卫已将数坛封印的鹿血酒、五花烤肉抬上来,堆在演武场中央。秦济微微一挥手,笑道:“新年伊始,天和人和,诸国远来,不可无酒肉共庆!今日便以此小宴,替天下开年!”
各邦使节互视一眼,俱是大笑而起,纷纷抱拳致谢。契丹使者最是豪爽,一把抱起一坛酒,连封泥也懒得剥,就着坛口猛灌一口,酒液顺着胡须直流。^k¨a·n?s¢h.u·h_e,z_i_.+c·o*m·他喘着粗气,咧嘴道:“好酒!只有中原天子家,才舍得这般浓烈的鹿血美酿!”
吐蕃使者也不示弱,双手捧肉,咔咔咬得脆响。东瀛使臣年纪轻些,穿着绣有白鹤的细纹甲,略显拘谨,只细细啜饮,眼神中却难掩惊艳。
秦济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扫视四方,朗声道:“方今四海咸宁,百族咸服,正是我周室武德充沛之时!射技非为炫目,而是自勉不忘弓马之本!各邦勇士,若有愿意比试者,可自行上场,朕今日开怀,愿与众共观英豪之风!”
话音刚落,大理的段和绪先笑着拱手:“我虽不才,愿以献技助兴,邀诸位共赏!”
吐蕃与契丹也纷纷出列,女真完颜部使者更是年少气盛,朗声高喊:“我完颜部射猎为命,敢与大周将士一较高下!”
羽林卫统领目光一闪,当即策马出列,单膝跪地道:“陛下,末将愿为大周开弓,与诸邦英杰共竞!”
秦济眼底含笑,微微颔首:“允!”
于是各国勇士与羽林精锐分列两侧,开始以射箭技艺分胜负。只见靶位上先立青铜铜钱、瓷制小盏,随后是草编飞鸟,由工匠以绳索牵引,在空中滑翔。
“放箭!”礼官高喝。
只听嗖嗖声中,羽林卫将士箭无虚发,一支支长箭破风疾射,草鸟纷纷爆碎,犹如雨落。
吐蕃勇士臂力惊人,一箭射出,连贯三只草鸟,引得满场喝彩;契丹勇士则以连珠箭技见长,一次三箭齐发,声声不绝,显得气势逼人。
最让人称奇的,是女真完颜部的少年。他竟弃了弓,用短弩疾射,弩矢破空,如怒蜂乱舞,一连打落七只飞鸟,场内顿时爆发出热烈喝彩。
少年自得地一抹鼻尖,正欲拱手谢礼,不料背后一羽长箭呼啸而至,将最后一只高飞的草鸟穿透,箭矢笔直钉入场边松木柱上,仍旧颤动不止。
少年猛然回头,只见羽林卫一名中年将军收弓立马,负手微笑。
“让贤让贤。”那将军风淡云轻地拱手,“请!”
少年一时羞红了脸,场下却已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