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罗陀巨岩之下,海风裹挟着硝烟与海水的咸腥,吹过这片刚刚被炮火犁平的土地。~1~8,5.t`x,t-.!c¢o¨m^
朱高煦站在那条连接半岛与大陆的狭长地峡中央,脚下是松软的沙土,混杂着被炮弹炸碎的石屑。他的身后,是跟随他从万里之外的大明、从新大陆远航至此的亲信将领与随行官员。他们看着朱高煦的背影,那背影像巨岩一样沉默,却蕴含着一种即将改变这片大陆格局的力量。“此地,形胜天成,乃锁钥之地。”朱高煦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转过身,没有去看远处那些被俘虏的格拉纳达士兵,也没有理会正在港口区欢呼庆祝的葡萄牙人。他的视线扫过自己麾下这些面孔。“我大秦既然在此立足,便不能再用外人之名。”他伸出手,指向背后那座沉默的巨岩,又指向脚下这条唯一的陆路通道。“此地,当有我华夏之名。”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意,将此地命名为‘永乐堡’。”“永乐”二字一出,在场的所有汉人官员和将领,身躯皆是一震。永乐,那是他们远在万里之外的故国,那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年号。是靖难之役的铁血,是万国来朝的荣耀,是郑和宝船威压四海的辉煌!那是他们所有人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一名船长激动的说道,“殿下!以圣上年号命名此地,此乃无上之荣耀!圣上若知殿下在海外万里,为汉家开疆拓土,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定会龙颜大悦!”另一名负责文书记录的官员也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颤音。“‘永乐’,意为长久安乐。陛下以此命名,既是向大明、向圣上致敬,彰显我大明永乐之威远播四海,亦是为我大秦在此地的基业,讨一个万世永固的好彩头!”“堡,此地易守难攻,正合‘堡垒’之意。永乐堡!好!好名字!”“永乐堡!”“永乐堡!”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在场的汉人士兵,那些泰诺射击军的士兵,也跟着用他们并不熟练的汉话,嘶声呐喊起来。“永乐!”“永乐——!”呼喊声汇聚成一股洪流,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空回荡,拍打在直布罗陀巨岩那冷硬的岩壁上,久久不散。这声音里,有对故国的思念,有对未来的期盼,更有追随朱高煦建功立业的狂热。/t^a+y′u¢e/d_u·.·c/o-m-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也找到了未来的方向。若昂一世带着他的王子和几名葡萄牙贵族赶来时,听到的就是这震天的呼喊。他看着那群东方人,他们簇拥着他们的君主,脸上洋溢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杂着骄傲与狂热的神情。“共治皇帝陛下。”若昂一世走上前,脸上的笑容既有胜利的喜悦,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探询,“他们在呼喊什么?听起来像是一个……名字?”朱高煦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恢复了惯常的平静。“我为这片土地,取了一个汉家名字。”“那么……我们日后,该如何称呼此地?”若昂一世问道。朱高煦瞥了他一眼,看穿了他的顾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国王陛下,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你们过去叫它什么,以后也可以继续那么叫。”他摆了摆手,显得毫不在意。“汉名,是说给我们自己人听的。欧罗巴人,自然用你们习惯的名字。或者,你们也可以取‘永乐堡’的读音,来称呼此地。两种名字,可以通用。”“我明白了。”若昂一世重重点头,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我尊重陛下的命名。我提议,日后在我们的地图和官方文书中,此地的地理名称,依旧保留‘直布罗陀’,但这座即将建立的伟大要塞,我们将正式以你们的语言的读音拼成葡萄牙语来作为称呼!”他这是在投桃报李,主动认可了“永乐堡”的官方地位。朱高煦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他而言,名字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将图纸上的规划,变成一座真正矗立于此的钢铁雄关。他转过身,重新面向那条狭窄的地峡,开始对他麾下的将领们下达一连串的命令。“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动工!”他的声音变得冷硬而清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在这条仅有的陆路通道搭建简单的防御,防守敌人可能到来的反扑!”“所有穆斯林俘虏,全部投入劳作!告诉他们,干活,就能活命,能换取一口吃的。敢有怠工或反抗者,就地处决,尸体直接填进壕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