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的,如此一来,佛法在人族中的传播便更为顺畅。
即便现在西方佛教东传会轻松许多。
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虽有区别,但最终目的相同。
金蝉子身为佛教之人,只需静待西行结束,气运自会归于西方佛教。
此时,西方某位菩萨掐算时日,便离开灵山,直赴唐王都,其目标显然是玄奘。
此行目的明确——促使玄奘踏上西行之路。
途中历经流沙河、高老庄,卷帘大将与天蓬园帅自当遵命护送唐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以摆脱现状,重获实力,并加入佛教。
对他们而言,这条路虽不易,但能脱离当前困境实属幸事,欣然应允。
此类机缘难得,岂容错过。
途经五指山时,这位菩萨见到被困山下的孙悟空。
经过数百年的磨砺,孙悟空的实力大幅提升,性格也沉稳许多,不再鲁莽行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菩萨,他恭敬施礼,毕竟论实力,对方远胜自己,亦可视为前辈。
在**岛时,陆园、哪吒和孔宣已将所有内容传授给孙悟空,但他当时并未用心学习。
经过这几百年的沉淀,孙悟空终于有机会回顾过往。
他也明白师尊与师兄师姐为他付出了诸多努力。
这五百多年,他过得充实而有趣,毫无枯燥之感。
“猴儿,近五百年来你表现不错,实力也有所提升。
若想离开五指山,需答应我一个条件。”**菩萨手握羊脂玉净瓶,瓶中插着柳枝,双手合十,注视着下方的悟空,柔声说道。
“哦?请菩萨指示!”
悟空顿时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机遇,是难得的机缘。
早在地府时,碧霄师叔就向他提及此事,他清楚西行的目的,也明白自己必将成为其中一员。
此刻菩萨前来,正是为此事。
“唐朝即将迎来一位得道高僧,他将踏上西天取经之路,途中充满危险。
我希望你能护送唐僧完成使命,你愿意吗?”
“愿意愿意!只要能让我出去!”
悟空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种急切的模样让**菩萨误以为他被囚禁太久,急于解脱。
但实际上,悟空内心十分冷静。
他深知即使拒绝也无济于事,既然注定要参与此事,便无需推辞。
更何况,这是他的机缘,若能借此积累功德与福运,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更进一步,甚至赶上师兄的步伐。
他并未忘记与杨戬的约定,尽管目前不是对手,未来却未必如此。
此外,他还需履行对师叔的承诺。
当初在地府,他对师叔立下的誓言至今铭记于心。
想必师尊也认可此法,否则师叔提出计划时,师尊定会有反应。
但现在看来,这些顾虑完全多余。
菩萨满意地颔首,对猴子的态度颇为欣赏。
猴子这般配合,自己还能有什么不满?唯一的缺憾是猴子并非佛门 弟子。
菩萨深知猴子如今已是洪荒一方强者,将来实力定会超越自己。
这样的人物若非佛门中人,实属遗憾。
忽而,菩萨眸光一闪,佛门度化他人的手段向来出色。
若能将猴子引入佛门,无疑是好事。
只是猴子背后有陆园,此人不易对付。
想到未来西方的兴盛,菩萨虽感棘手,但下定决心要促成此事。
随后,他迅速朝唐朝都城飞去,未忘此行重要目的——促使玄奘踏上西行之路。
抵达都城后,菩萨略作推演,便知当前局势。
玄奘备受尊崇,称其为国师毫不为过。
此刻前来恰逢其时,唐王即将亲临玄奘主持的水陆大会。
这场大会规模空前,几乎全城百姓都赶来观礼,甚至有人只为一睹玄奘风采。
菩萨见状面露笑意,已胸有成竹。
他知道,这场讲的是小乘佛法,而真正的妙法在西方大乘佛教。
既然玄奘还未登场,会场早已人满为患。
菩萨见机行事,化身为一位老者,手持拐杖,另一手捧着装有袈裟的盒子。
这袈裟来历非凡,绝非寻常之物。
它不仅水火不侵、刀枪难伤,更蕴含灵性,能将佛法奥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