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再次披荆斩棘,向西方灵山进发。
经历灵山之行后,孙悟空对灵山毫无好感,若非有任务在身,加之要配合多宝如来师伯,他根本不会前往。
猴子在灵山的经历也在洪荒流传开来,唐僧等人自然也听闻了这些消息。
尽管惊讶于自己竟然还有位圣人的师父,但他心中更多思考的是灵山对待猴子的方式。
无论如何,这只猴子终究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言归正传,这就是佛教的立场。
如今,猴子更遭遇了这种待遇。
唐僧表面上虽未多言,但内心仍有其他考量。
至于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本就出身天庭,此次前往灵山只为功德与气运,内心并不真正想加入佛教。
他们渴望掌控自身命运,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这让他们颇为不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奈实力有限,只能被动接受。
然而,在孙悟空的引导下,两人似有所悟。
猪八戒和沙和尚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显然,经过这一番波折,孙悟空绝不会真心投入佛教。
加之他背后还有一位强大的师父,佛教即便想留住他,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背后有截教撑腰,动手前必须三思。
而他们的情况则不同,天庭早已将他们抛弃。
看到孙悟空时,他们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相较于佛教,他们更倾向截教,因为截教少了许多繁文缛节。
多年接触下来,他们深知截教内部虽有分歧,但各派之间合作无间,矛盾不大。
这一点足以证明截教的与众不同。
仅此一点,就远胜过佛教和天庭。
从前两人无路可走,只能被动接受,如今见孙悟空身份曝光,立即想到对策。
只是碍于一路上被西方众菩萨佛陀注视,他们虽心生此念,却未说出口。
然而,孙悟空逐渐察觉到一丝异样,久而体会,终于明了其中深意。
他自然不会拒绝,对这两个师弟颇有好感。
若他们真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自是欢迎。
唐僧师徒顺利完成西行,抵达西方灵山。
就在西行结束之际,西方气运骤增,功德金云漫天。
此景令西方诸佛菩萨欣喜不已。
菩提老祖愁容消散,这等待已久的局面终于到来。
天庭、截教同样受益于这份气运与功德。
然而相较之下,截教所得远不及西方。
西方气运达到巅峰,但并非独霸洪荒,截教及人教、阐教的气运仍在其上。
对此,西方二人虽感失落,却也无计可施。
毕竟陆园已成混园大罗金仙,通天教主的诛仙四剑非他们能敌。
一旦冲突,陆园足以覆灭佛教。
故而佛教唯有安守灵山。
他们所需之气运与功德天道既已赐予,西方亦得大兴。
西行圆满,众皆欢喜。
这是天道注定,无法逆转。
各方势力虽无法获取太多利益,但也已心满意足。
唐僧取经归来后亦被授予佛位,而佛教对孙悟空过往之事未再追究,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对此,孙悟空自不会介怀,只需配合师伯行事即可。
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亦留居灵山,成为西方佛教的 弟子。
然而,他们是否真心归附,无人可知。
若非孙悟空之事,或许他们心中并无他念。
即便唐僧亦如此。
西行完成后,西方佛教气运大增,教义逐渐传播至东方,乃至西方,信徒渐多。
这令诸多佛陀欣喜不已,因气运强盛,修行速度亦随之加快。
然而,在东方有截教、人教及道教存在,西方佛教传教难免受阻,即便信徒众多,与三教相比仍显不足。
即便如此,佛教已然知足,毕竟西行前,东方几乎无人信奉佛教,甚至对其抱有抵触情绪,皆因当年准提与接引之举令人难以接受。
此时洪荒大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生灵各展其能。
昔日纷争逐渐减少,大罗金仙亦隐世修行,力求突破至准圣境界。
这些修士大多处于闭关状态,隐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