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进行猛烈的空中打击,摧毁其防御设施和机场上的飞机,然后在发现美军航母舰队出现后,立刻调转枪口,将其一举歼灭!
主力部队: 由山本五十六大将亲自坐镇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日本海军的骄傲——超级战列舰“大和”号,率领包括多艘战列舰(如“长门”号、“陆奥”号等)、轻型航空母舰“凤翔”号以及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主力舰队,尾随在南云的航母部队之后数百海里处。他们的任务是,在南云的航空母舰与美军航母进行完“第一回合”的空中华山论剑之后,再用他们那威力无穷的巨炮,去收拾那些可能在空袭中幸存或受伤的美军残余舰艇,给美国人来个“最后的晚餐”。
中途岛攻击及占领部队: 由海军中将近藤信竹指挥,包括数艘战列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以及搭载着数千名陆军(一木支队等)和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运输船队。他们的任务是,在南云的航空母舰部队完成了对中途岛的火力压制、并且海战取得胜利之后,迅速登陆并占领中途岛。
潜艇先遣部队: 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与中途岛之间的广阔海域,预先部署多道由数十艘潜艇组成的巡逻线。他们的任务是,提前侦察并攻击那些可能从珍珠港出航增援中途岛的美军舰队,为后续的主力决战提供情报和支援。
就在日本人还在为他们那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完美陷阱”沾沾自喜、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他们没想到的是,远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里,尼米兹海军上将和他手下那帮顶尖的密码破译专家们,却正在上演着一出精彩绝伦的“反间计”,悄悄地把日本人的底牌给摸了个一清二楚!
正如咱们前面提到过的,由脑子比计算机还快的约瑟夫·罗彻福特中校领导的夏威夷“海波站”密码破译小组,通过对日本海军主要通讯密码jn-25b的持续破译,已经基本掌握了日军即将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行动的情报。他们虽然还不能完全解读出日军计划的所有细节,但已经能够从截获的大量日军加密电文中,频繁地看到一个被反复提及的、用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攻击目标代号——“af”。
“af”到底是指哪里?这成了摆在尼米兹和罗彻福特面前的一个关键谜题,猜错了,那可就满盘皆输了!有人猜是夏威夷本土,有人猜是美国西海岸的某个港口,甚至还有人猜是阿留申群岛方向。为了百分之百地确认“af”的真实身份,足智多谋的罗彻福特想出了一个堪称“神来之笔”的“钓鱼”妙计:
他首先通过绝对安全的海底电缆(这种通讯方式不容易被日军直接截获无线电信号,从而暴露美军已经对日军密码有所警觉)指示中途岛上的美军守备部队,用一种日本人可能已经破译或者正在监听的低级明码(或者说是容易被破译的简单密码),向珍珠港拍发一份“紧急求救”电报,谎称岛上唯一的淡水蒸馏设备发生了严重故障,无法修复,淡水储备告急,急需从珍珠港运送淡水供应,否则将严重影响岛上的正常运作和防御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条“假消息”能够被日军的监听站准确无误地截获到,并且让日本人相信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夏威夷方面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通过无线电,用同样的低级密码,向中途岛发回了一条虚假的指令,内容大致是询问其淡水设备的具体损坏情况和预计修复时间,并表示正在安排运水船只(这条电报,才是真正做给日本人看的“鱼饵”!)。
果然不出所料!这条“请君入瓮”的妙计很快就收到了奇效。几天之后,美军的情报分析人员,就从截获并破译的日军内部通讯电报中,发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大意是:“据可靠情报,af方面报告其缺少淡水,我军进攻部队在出发前需考虑携带足够的饮用水,或在占领后迅速修复其淡水设备。”
谜底终于揭晓!“af”就是中途岛!罗彻福特的这条“淡水奇谋”,成功地让日本人自己暴露了他们的主攻目标!这在情报战的历史上,也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案例。°|求e(;书#?帮o ^更*(新??最?μ全¢
在准确掌握了日军的主攻目标(中途岛)、大致的进攻时间(6月初)以及主要的参战兵力(特别是南云指挥的那四艘令人生畏的航空母舰)等一系列关键情报之后,尼米兹海军上将,这位在珍珠港事件后临危受命、肩负着扭转太平洋战局千斤重担的“四星上将”瞬间感受到了压力!
然尼米兹当时对赢得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可以说是心里相当没底。 他清楚地知道,即使在情报占优的情况下,美军在航空母舰的数量(3艘对4艘,如果“约克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