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一大早就起来了,昨天他在厂里得了百元奖金,去买东西了,那小子从来留不住钱。”
二大妈一来,大家连忙挪出地方。
贾张氏面前放了个桶,看似在洗外套,其实只是找个借口聊天。′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要不我们先统计下需要多少粮食,等他回来再好好商量?刚好给他过完生日,或许能成。”
陈大嫂年纪最长,近期在院里很是活跃,常能提出建议。
“我觉得可以,报个数别人也好计划。
李建设现在有钱了,估计也想买粮食。”
孙二娘点头同意,立刻喊来自家孩子帮忙记录,她自己不会写字。
不一会儿各家都报了数量,轮到贾张氏时却卡住了。
“贾张氏,你到底买不买?上次就落下了你,你还想吃烂红薯?”
“不是这样,我要跟东旭商量,他还在睡觉呢。”
贾张氏现在做不了主,没有经济支配权,每月只有两块钱养老钱,全攒着,不敢乱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呀,贾东旭居然还在睡懒觉,比李建设差远了!”
“以前觉得东旭还不错,现在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我也有这种感觉,那天他见到我连招呼都不打,直接走开了,哪像李建设,一口一个‘姐’叫得人心里美滋滋的。”
几个大妈不约而同地数落起贾东旭,毕竟马上要靠李建设帮忙买粮食,自然要支持他。
“我去问问东旭吧。”
贾张氏待不住了,提着水桶回家。
儿媳妇倒是勤快,正在做家务。
“碧华,去叫醒东旭,商量买粮的事。”
“妈,咱们这个月还有粮食呢,算下来够吃了,昨晚还省了一顿饭,我带了些剩菜回来。”
陈碧华这次确实带回了不少剩菜,今天不用做饭。
“够吃是够吃,可谁家不存点余粮?外面那些大妈都要找李建设买呢。”
贾张氏叫醒儿子,把情况说明后,看他是否愿意。
贾东旭嚷嚷道:“妈,家里钱紧张,再等等吧,等我涨工资就多买些粮食。”
“好吧!”
贾张氏无奈,只能在一旁生气,涨工资?你以为你是李建设啊,说涨就涨。
天啊,为什么东旭就不能争点气呢?
……
下午李建设就回来了,真是大采购,买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连床单、被罩都换了新的。
还让人送了两担煤囤着,周末一次搞定,以后省事。
“李建设,你买了这么多东西啊,真厉害。”
“跟你商量件事,能帮我院里的大妈们在曾记粮店买点粮食吗?”
陈大嫂上前帮忙拿东西,几个大妈也围过来。
“买多少粮食?”
李建设想起昨天刚过生日,赚了点钱,帮帮熟悉的几个大妈也是好事。
"两百斤白面,两百斤玉米面,有货吗?"
总共才六户人家要粮,加起来就四百斤。
"白面按原价,玉米面涨到九分,八分那边没人买。"
你们存粮是对的,我猜后面国营店白面可能也要一毛八,玉米面一毛了。
李建设可不是乱说,他是街道干部,清楚形势。
"好,我们都要了。
存够一个月口粮,心里踏实。"
陈大嫂她们都点头同意,几分钱的差价不重要。
"那你们帮我媳妇收拾东西,我去趟粮店。"
去看看老曾那边有没有库存,如果有,让他直接送过来,你们当场付钱,我一分不赚。
倒卖粮食的事不敢碰,这点小钱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等他走了,有位大妈好奇地问:"秦淮茹,你家男人怎么跟曾老板这么熟?"
"我也不清楚,反正他走到哪都有好人缘。"
秦淮茹也不明白,别人买粮都要排队抢高价粮,而她男人却能按原价送上门,看来好人有好报。
几位大妈互相看了看,猜测是李建设骗住了曾老板,或者真是他帮忙。
不到一个小时,粮店哭着把粮食送来了,李建设自己买了百斤白面,也就花十几块,算不上什么。
"对了,贾张氏没买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