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破坏了整个洪荒世界的和谐与稳定。
在这股不满的浪潮中,各门派和势力纷纷表达了对阐教和西方教的谴责。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天道的尊严,恢复洪荒世界的秩序。
整个洪荒世界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阐教和西方教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众多道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和行为。
一日,通天教主对着水火童子吩咐道:“去请你师叔姜尚来。”水火童子领命,一路疾行至姜子牙的洞府前,恭恭敬敬地开口道:“子牙师叔,老爷有请。”
彼时姜子牙正在洞中静修,听到童子的声音,忙放下手中书卷,整了整衣衫,快步走出洞府。他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来到宝殿座前,恭敬地行礼道:“弟子姜尚拜见老师。”
通天教主看着姜子牙,目光上下打量一番,开口问道:“你如今来到金鳌岛已经多久了?”姜子牙微微躬身,神色恭谨地回答道:“自老师将弟子带到碧游宫之后,弟子便一直在此处修行。记得当年老师带弟子来到碧游宫时,弟子才三十岁出头,如今弟子已七十多岁了。这四十多年来,弟子一刻不敢懈怠,始终刻苦修炼,如今已达地仙初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天教主听了姜子牙的话,不禁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说道:“你修炼四十余载,才达到地仙初期。由此可见,你生来命薄,仙道之路坎坷难行。或许命中注定,你只能享人间之福了。”
姜子牙听了通天教主的话,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仍坚定地说道:“弟子明白老师所言,无论仙道之路如何艰难,弟子都定当全力以赴。即便无法成就至高仙道,弟子也愿在人间为百姓谋福。”
通天教主看着姜子牙,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你能有此想法,也算是不枉为师对你的教导。接下来,你只需等待时机成熟,下山去完成你的使命。”姜子牙再次行礼,说道:“多谢老师教诲,弟子定当谨遵老师吩咐。”
在这风云变幻的洪荒世界里,通天教主看着姜子牙,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天下诸侯大半反起,时机已然成熟。你与我代劳封神之事,下山去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这四十年之功。此地并非你久留之地,你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听闻,心中一惊,随即面露难色,扑通一声跪地哀求道:“老师,弟子自真心出家以来,日夜苦熬,已历多年。修行之路犹如滚芥投针,千辛万苦。弟子实不愿离开这清修之地,贪恋红尘富贵。还望老师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岛内继续苦行,守着这一片清净。”姜子牙抬起头,眼中满是诚恳与不舍,仿佛在向通天教主倾诉着内心的煎熬。
通天教主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说道:“你命缘如此,一切皆听于天,岂容你违拗。这封神大业,乃是顺应天命,你命中注定要下山完成使命。”
姜子牙心中纠结万分,仍旧不肯放弃,继续苦苦哀求道:“老师,弟子一心向道,若就此下山,实在心有不甘。还望老师能给弟子一个机会,让弟子继续留在山中修行。”
此时,多宝道人上前一步,看着姜子牙,语重心长地说道:“子牙,机会难得,时不可失啊。况且天数已定,这一切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你虽下山,待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多宝道人目光温和,眼神中透着一丝鼓励。
姜子牙听了多宝道人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无法违抗天命,可又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修炼多年的地方。犹豫再三,他无奈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不舍,朝着通天教主深深一拜,说道:“弟子谨遵老师教诲。”
随后,姜子牙缓缓转身,一步一步地朝着山下走去。一路上,他回首望去,仿佛要将这碧游宫的一切都刻在心中。他心中明白,这一去,便是踏上了未知的征途,虽然不舍,但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下山的途中,姜子牙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挑战,心中既忐忑又充满期待。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封神的重任,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使命,为自己的修行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终,姜子牙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碧游宫,踏上了下山的道路,向着未知的命运走去。
通天教主微微点头,目光柔和地看着姜子牙,说道:“虽此去,日后自有上山之日。”姜子牙听后,心中稍感慰藉,再次拜倒在地,向通天教主行了大礼,而后起身转身,向众位道友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