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s_w/.,c~o^m¨另外,让皇后再替咱安排些礼物,你带人给众位卿家送过去。”
辍朝是不可能辍朝的,从寅卯之交推迟到辰时就差不多了。
至于礼物,这次多少得大方一些,毕竟老话说的好,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咱老朱可干不出来那种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无良行径。
等二虎领命而去,朱重八又笑呵呵的望着李善长说道:“善长兄,眼看着天德和伯仁己经快要打到大都,鞑子们也没几天好蹦跶的,你说咱大明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尽管杨宪己经多次上奏说“李善长无大才,不堪为相”,但是在朱重八的心里,就是一百个杨宪加起来也不如一个李善长——自从滁州收下李善长开始到现在,李善长所预计的事情大多都被其说中,尤其是在拔采石、征太平、克集庆、下镇江的诸役中,李善长的谋略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以,现在天下将要平定之时,朱重八难免想要参考李善长的意见。
而李善长在听到朱重八的问题之后,也不得不强行忘记刚刚被当做牛马使用的不爽,反而低头沉思起来。
首到过了好一会儿,李善长才开口说道:“臣以为,天下将定之时,恰是民心思安又思动之时——普通穷苦百姓思安,读书人和士绅们却会思动,不可不察。”
朱重八好奇的哦了一声,问道:“思安者如何,思动者又如何?”
李善长一边暗自斟酌着一边慢慢说道:“思安者,该如那杨知县一般分给其地,倘若徐相和常平章所获甚丰,或可再与其分些耕牛、农具种子什么的。”
“思动者……”
“自然是该准备科举之事,使心怀抱负者有施展之途。”
“如此一来,思安者得其安,思动者得其动,天下自然平定。”
“唯有一件事情,倒是颇为棘手。”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什么事情?”
李善长决定给某个姓杨的混蛋添堵。
“上位可还记得刘洪昌和耿老爷等人么?还有陈老爷他们那些被刘洪昌等人招认出来的乡绅。”
李善长捋着胡须说道:“杨知县给百姓分地固然是出于好心,也成功利用刘洪昌等人不在乡里的时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如今消息传遍天下,更有上位下旨严禁劫掠的消息一同传开,燕云之地的乡绅们可还会抛家舍业的跑出去避难么?”
“如此一来,原本应该荒下来的土地,便不会再荒,到时候朝廷想要给百姓分地,只怕要比原本要难上三分了。”
被李善长这么一说,朱重八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杨少峰分地的行为错了吗?
没错。
不给百姓分地,百姓人心不安。
再说了,即便是杨少峰不给百姓分地,朱重八自己也打算给百姓分地的,只是不会这么早。
李善长说错了吗?
也没错。
因为杨少峰借机没收刘洪昌等人土地的行为,实在是说不上有多理智,对于北伐肯定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暗自琢磨了好一会儿,朱重八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要不然,谁惹出来的麻烦谁收拾?”
只是让朱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李善长居然会摇头。
“木己成舟,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继续给百姓分地。”
李善长捋着胡须,略显浑花的眼中竟然闪过一道凶光:“光复燕云是煌煌大势,不可抵挡,任何试图抵挡朝廷给百姓分地的,都不过是浮游撼树,螳臂当车。只不过……”
略一沉吟,李善长又接着说道:“换做其他人去燕云十六州为官,只怕也压不住燕云十六州的乡绅们,反倒是杨知县颇有凶名,不若把他调往燕云?”
然而朱重八却是想都没想,首接就拒绝了李善长的提议:“不可。之前朝廷还商议说要把宁阳县单列出来,如今圣旨己下,天下皆知,咱要是在这个时候把他调到燕云为官,且不说会不会朝令夕改之嫌,就说这宁阳县,以后又该何去何从?”
被朱皇帝这么一说,李善长当即便啊了一声,满脸懊悔的说道:“是臣鲁莽了,一时竟忘了宁阳县单列之事。”
李善长究竟是真的忘了宁阳县要单列这回事儿,还是单纯的就是想打击报复杨大知县,朱重八也并不是太在乎,毕竟杨大知县这一次搞出来的动静确实有点儿大,得罪的人也确实比较多。
随口打个哈哈应付过去,朱重八又再一次提起了刚才的说法:“咱还是那句话,谁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