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起来,拍腿说道:“还是先想想怎么去解决取金条的事吧。”
朱大路想道:“自家的堂屋和西厢房,和朱远贵家的堂屋和西厢房,都是同时建造的,结构布局大差不差,连砖都是一样的。自己完全可以先在自家试验一下嘛。”
突然脑袋又灵光一闪。既然当时正房正院有夹墙藏着东西,自家这里,会不会也有东西藏着呢。
用神识先扫视了下自己住的西厢房,没啥夹墙,地下也无暗室。
又走到堂屋里,先扫视了太爷爷住的东屋,竟然真有发现。
“太爷爷日常住的拔步床果然不简单!”朱大路感叹。
床头就有玄机,床头处床板有个暗格,是个小机关。
在神识帮助下,破解这小机关简首不要太轻松。
暗格里有几本小册子。小册子上还有把匕首。
朱大路用左手拿起匕首,只觉有些沉重,匕首连柄不过西十厘米左右,套在鲨鱼皮的暗色套子中。
他用右手握住剑柄就有爱不释手的感觉,拔出就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凑近一看还打了个冷颤。
再看那匕首,短剑型设计,剑身修长而尖锐,剑尖部位采用针尖式结构,两侧以平磨手法开出锋刃,中间部位有血槽。
剑身如墨,外形黝黑无光,材质看起来像陨铁做的,带有大马士革钢类似的水波纹,有着独特的神韵。
剑柄部分使用的是黑色的不知名硬木,有漆包裹。
随手一抛,便插入床板,首没至柄。
“这么锋利的吗?”朱大路看着被自己随手戳洞的床板,吓了一大跳,没想到这把匕首的锋利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朱大路从床板拔出匕首,在屋内找到一个无用的铁条,随手一划。
毫无阻滞的就把铁条削断了。
“我去!削铁如泥啊!”朱大路没想到,自己找到的竟然是这样的神兵利器。
朱大路兴奋起来,又在屋内找到一个闲置的瓦工刀,擦的一声,将瓦工刀斩为两截,毫无金属摩擦的声音。
他随手挥割,屋内一些木块、铁片等坚硬物品无不应手而破。
朱大路一时竟忘了再寻找别的东西,满心满眼都是这把匕首。
朱大路又虚空挥砍劈刺了一会,才恋恋不舍的把匕首入鞘,随手一抹收入空间。
“也没见这匕首上标个名字啥的,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有名的匕首。”朱大路思忖道,他不相信这样的神兵利器籍籍无名。
这把匕首放床头暗格也有讲究,取用方便、利于防身、便于应对突发情况。
“有这习惯,看来太爷爷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朱大路心里感慨道。
又拿起小册子,一共三本。
翻了翻第一本,上面的文字,看起来像秦小篆,文字竟然大多不认识,又有些似是而非的熟悉,这得亏中华文化几千年传续,文字也是一脉相承。
小册子空白处,写了不少翻译注解心得之类,竟然是本讲练气呼吸吐纳的册子。
一看就不知从哪誊抄的,因为汉朝以前基本都是用竹简。汉朝造纸术发明以后用纸才比较普及。
这本看起来经常被人翻阅的样子,而且注解的字体也不像是一个人的。
不知是祖传的,还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第二本是一本棍法棍谱《追风十三棍》,准确点说是短棍的棍谱,跟西北鞭杆有点类似,但还是有区别。
书里有人形练习图,还有讲解。
也不知太爷爷是从哪里找来的。
第三本是药方,看起来是配合习武的药方。具体配合啥的,也没细看,这有些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