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等人面有愠色,而席间一位陌生少年却气定神闲,这般景象顿时就让他心中不禁疑惑起来。
“子敬,此间发生何事?主公又在何处?”周瑜沉声问道。
鲁肃引周瑜至一旁,三言两语将方才争执道来。说话时,他的目光还不时瞥向苏烈,生怕这少年再生事端。
周瑜听罢,眉头微蹙,转身仔细打量起席间少年。
而苏烈此刻也在暗自打量这位名震江东的美周郎,“原来他就是‘大都督’,果然不负‘美周郎’之名,实在是帅得掉渣,与丞相相比,当真是一时瑜亮。”
但见周瑜面如冠玉,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既有儒将的儒雅,又不失武将的英气。如果说诸葛亮像尊龙,那周瑜便是焦恩俊和古天乐的结合体。
只是不知道对方是像演义中那般气量狭窄,还是如历史上那样性度恢廊?
“此子何人?”周瑜侧身对鲁肃问道:“为何吾从未见过?”
鲁肃连忙介绍:“公瑾,此乃刘豫州使臣诸葛孔明之侍从,苏烈,苏定方也。方才与诸公论及曹军之势……”
“原来如此。”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心道:“看来此子并非同寻常侍从,竟能让子布等人如此失态。而他一个侍从便有如此能耐,换那诸葛亮又当如何?”
随后,他展颜一笑,道:“诸公皆是江东俊杰,何必与少年人一般见识?”
说着抬手示意众人重新入席,“主公将至,吾等莫失了待客之礼。”
张昭、秦松等人虽心有不甘,但见周瑜发话,心中纵是不悦,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只得悻悻归座。
诗曰:
舌战群儒气自昂,江东子弟尽彷徨。
敢将忠义斥降策,不惧锋芒对庙堂。
周郎一至风波定,鲁肃三思计议长。
他日赤壁烽烟起,方知年少是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