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唐末,天下第一节度使 > 第220章 引领时尚

第220章 引领时尚

临近过年,陈从进心头有遗憾,他倒是想去妫州,看看孩子,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只是他明白,坐镇幽州刚刚一年,轻易离镇,其实还是有些隐忧的,因此,陈从进只是给尚在妫州的妻子,送了一封家信,报报平安。\w!z~s+b,o.o*k*.^c¢o_m/

腊月中旬,陈从进邀请了在幽州城中,所有的官吏,大将,还给每个人送了礼物,对官员佐吏,有的送香料,绢帛,书画等,对武人,有的赠甲,有的赠刀。

对于将士,年前的赏赐,节度府上己经提前做好预算了,这笔钱,在夏税入库时,就己经封存好了,这年头,再怎么难,也得把武夫哄高兴了。

年前的赏赐,陈从进照例亲自入军中发赏,这一年的时间里,陈从进虽没有整日和将士们待在一块,但也有近半的时间,是在军中度过的。

不敢说每个人都能和陈从进说上话,但在军中这么久,在所有军卒的面前,混个眼熟还是可以保证的。

处理完这一切后,陈从进便回到府中,都将过节了,也没什么大事可以做了,索性便回家,好好休息几日。

回到家中,陈从进发现府里大变样了,一众奴仆忙忙碌碌的,有的在清扫积雪,有的在张灯结彩。·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西娘子喜清静,不过,她的侍女梅儿倒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府上的仆人被这个梅儿指使的团团转,一会说地没扫干净,一会说灯笼挂歪了。

听着府中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陈从进反而是会心一笑,如此这般,方有生活的味道,成天冷冷清清寂静的样子,那反而更难受。

这时,陈从进抬腿准备入府,正好看到正准备摘下旧符,贴上新符的仆人,陈从进索性停住脚步,看着仆人的行为。

现在这个时期,春联还并未开始流行,不过,没有贴春联,倒是有挂桃符的习俗。

陈从进以前学过一首诗,是宋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其实就是春联的前身,之所以取名为桃符,是世人认为桃木有辟邪驱鬼的作用,所以往往会把神荼,郁垒,这样神灵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用以祈求平安。

陈从进不知道春联具体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但估摸着应该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代,因为到了宋朝,贴春联己经是很寻常的事。\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

陈从进看着门上的桃符,突发奇想,决定在门上写个对联,以前没有这个条件,也没这个心思,但眼下幽州一切太平,贴副春联,也更有过年的气氛。

想到这,陈从进立刻回府中,先是让人寻来红纸,裁成长条形,随后,又找到了秋娘,让其想个祝福语。

西娘子听完陈从进的要求,眨了眨眼,虽有不解,但还是笑而问道:“郎君欲求何样吉语?"

陈从进抚掌而道:"当今天下不宁,各地烽烟,某愿海内承平,百姓晏然,西境无烽火,万民自安居,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对了,还得再加个横批,以作画龙点睛之意。”

就在这时, 红纸被侍女送了过来,陈从进看了看大小,比起后世来,稍微宽了些,也长了点,不过,无所谓,差不多样式即可。

西娘子一边磨墨,一边细细思量,想着该如何提笔。

良久之后,西娘子提笔而就,上联,烽燧销声,九州同歌丰稔岁。

下联,闾阎安堵,万户共沐太和春。

横批:天下太平。

陈从进看着字迹,除了有些秀气外,其余一切都挺好,随即陈从进吩咐人将这副对联,贴到节度府的大门处。

正所谓,上行下效,有不少将领官员入府时,第一眼就看到府上的春联,顿感稀奇,纷纷驻足观看。

王猛听说后,特意跑过来观摩一番,随后迫不及待的从家中拿了红纸过来,请求陈大帅也替自己写副春联。

陈从进来者不拒,当即拿到内宅,让西娘子再写一副春联,王猛的要求简单些,要有吉祥,也要有逢凶化吉的寓意。

西娘子苦思冥想后,认认真真的替王猛写了副春联,王猛接过后,连声叫好,其实陈从进都不知道王猛能不能看的懂春联上的字,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王猛兴致冲冲来,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而众将得知此事后,纷纷上门,请求大帅也替自己写封对联。

陈从进跑来跑去的有些烦了,特意回内宅,让西娘子去外院的厅堂中,给自己的手下大将写对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