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能辨认出大量白色巨象牙,呈锥弧状分布,隐约还能看到其他动物遗骨。
照明弹飞至尽头,水面反射的独特光芒清晰可见。
从当前位置判断,这极有可能是蛇河的河水。
胡巴等人未曾料想,脚下的坑道入口竟如此模样。
然而,从下方规模推测,下面有一条与山谷平行的河流,这意味着此隧道必然通往献王墓区域。
随后,众人商议是否进入这条通道。
虽然这条隧道很可能设有机关,甚至极为复杂,但对比无尽的山瘴毒雾,从地下隧道进入献王墓似乎更可行。
毕竟几人身手尚佳,虽不及张凌那般顶尖,但也足以自保。
这次并非如上次随行的那群知识分子,也不同于鱼骨庙下那些碍事之人,行动时从容许多。
墓中四人协作最为适宜。
有张凌这样的绝顶高手坐镇,辅以“芝加哥打字机”
与炳烷喷射器的强大火力,再搭配摸金校尉的专业工具,即便遭遇强敌亦无所畏惧。
商议确定后,众人在入口处整理装备。
此次缺少竹筏,需直接进行武装泅渡。
于是开始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将清理出的物件暂存于供奉山神的神殿内。
换上鲨鱼皮潜水服,佩戴护肘与护膝,调整登山头盔上的射灯至侧面,并更换新电池。
张凌戴好护目镜,小型可充填式氧气瓶挂在身后。
四人每人仅携带一个防水携行袋,不必要的物品都留在入口处。
袋内装有应急药品、备用电池、冷烟火、防毒面具、荧光管、蜡烛、辟邪之物及狼眼手电筒。
其余三人中,唯有张凌未穿潜水服,仅带着防水袋。
胡巴一欲递给他一件,却被张凌拒绝。
雪莉杨见状拦住胡巴一,称张凌如鱼得水,无需担忧。
雪莉杨言之有理,张凌实力非凡,确实无需旁人挂心。
胡巴一转而关注王胖子,只见其潜水服稍显紧小,显得不太合身。
胡巴一调侃道:“即便不合身,你本就是粗犷之人,无妨。”
雪莉杨却严肃提醒:“不行!难道忘了遮龙山下河水的寒冷?长时间浸泡易致失温,哪怕衣服紧些也得穿上,否则只能在此等候,不得进入。”
王胖子听后忆起雪莉杨落水时的情景,不由打起精神,拼尽全力调整身形,终于穿上潜水服。
穿戴完毕后,他立刻抱怨:“这裤子太紧,谁不舒服谁知道。”
装备大致齐备,接下来要准备的是实用物品。
工兵铲、登山镐、绳索、水壶、干粮,还有武器、若干银锭,以及可喷火的炳烷瓶等,都被装入一个大防水袋内,四周绑上充气气囊。
入水后拉动这个防水袋会更轻松。
其余暂时不用的物品则打包存于山神庙大殿,待从墓中出来时再取。
天色渐晚,众人未作停顿,径直进入隧道。
张凌凭借夜视能力,在黑暗中如履平地,无人比他更适合打头阵。
雪莉杨紧随其后,手持金刚伞与狼眼手电,尽力为他照亮路径。
她不知张凌有夜视之能,仍竭力减少他的负担。
胡巴一与胖子在队尾合力搬运那沉重的物资。
他们沿斜坡缓步而下。
张凌在前警觉观察四周,入口处的通道显然由人工开凿,两壁以整齐的大青石堆砌,工艺精湛。
当时的匠人能有这样的手艺实属难得。
石缝间填满丹泥,地面砖块铺设得极为平整,宛若古墓甬道。
进入坑道后,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巨骨,吸引着胡巴一三人的目光。
他在后方低声说道:“这些都是大象骨架,应该是宰杀后运来的。”
他解释道,“放置象骨或象牙意在取其‘祥’的谐音。”
大象体型庞大且性情温顺,象征吉祥兴盛,早在商汤时期,华夏人便用象骨象牙陪葬。
殷墟曾出土大量象牙,当时黄河流域尚有象群栖息,如今却已灭绝。
“这些殉葬的白骨半埋于土中,而非完全覆土,表明墓主已超脱尘世,追求成仙之道。
殉葬品半埋,象征随驾升腾之意。”
胡巴随即认真地数了数,殉葬坑竟有六十四副完整的象骨!
那些象牙更是难以尽数!
在这些象骨旁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