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被制服,张凌平安脱身,在警局做完笔录后才归家。
尹大锤既兴奋又惭愧。
张凌拍拍他,“才一百多块,不如请我吃饭?”
尹大锤拍着胸脯,“当然,请客!”
经历两天拘禁后,张凌恢复自由,饱餐一顿。
然而,他并无太多喜悦,耳边仍萦绕着曹冠与李飞的话,以及他们的嘱托。
张凌暗想,既然身处此世,不论时间长短、结果如何,总要做该做的事。
“大锤,明儿跟我去趟花圣乡?”
张凌边吃边问。
“干啥?买花?”
尹大锤疑惑。
“去见个朋友,或许接她过来住。”
尹大锤愣了愣,笑道,“男的女的?”
“一个女孩,十九岁。”
尹大锤夸张地说,“啧啧,刚脱身就想着这个?禽兽啊!”
张凌不理他,吃完饭甩下筷子回家,“爱去不去。”
尹大锤在身后喊,“谁说不去啦,开个玩笑不行?”
笑话个头,张凌心想,你不跟来才怪,自己在家无聊死了。
回住处后,娜雅因尹大锤照顾得好,状态不错。
见到张凌归来,扑上前,张凌无暇嬉戏,关门歇息片刻,便着手布置许小苗的新住处。
张凌现居的一室二厅属公租房,租金与普通单间无异。
原本他打算出租另一间增加收入,现在看来不用了。
靠近二环的位置,交通和生活条件自然优于郊区,张凌决定接许小苗住到这儿,方便照料。
他清扫完房间,整理好床铺,还喷了些空气清新剂,才觉得满意。
“曹冠和李飞放过我一命,我就得履行承诺。”
虚弱的“林妹妹”
第二天清晨,张凌先去了警局了解许小苗的治疗进展。
警察态度很好,表示正在协调,但具体落实需等曹冠和李飞的判决结果。
警察给了张凌一个私人号码,让他有紧急情况随时联系。
张凌非常感激,也感到幸运,急忙询问警察姓名。
对方笑着回答:“我就是警察。”
在这个时代,令人动容的事不多,媒体上多是负面新闻,人们对公权力的信任似乎减弱。
但大家心里明白,在真正危急时,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些部门。
每个群体都有坏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群体都不值得信任。
张凌为自己、曹冠、李飞以及许小苗都感到庆幸。
离开警局已是正午,他顾不上吃饭,直接赶往花圣乡。
按曹冠和李飞的说法,保姆的合同期今日结束,将不再照顾小苗。
张凌觉得少吃顿饭无妨,但病中的许小苗却经不起长时间挨饿。
他在路上随便买了些挂面、蔬菜和碎肉,便乘坐公交车前往花圣乡。
花圣乡位于蓉城东南部,三环外,占地超过亩。
这里的村落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现在更发展成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综合型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区,成为国家级风景区。
美丽的4a级景区内并非全然繁华,也有隐于角落的贫穷地带。
许小苗便住在这样的地方,从“梅林”
站下车后,还需步行一段路。
沿着景区的街巷向南行约一公里,才能见到零星散布的几户人家。
据曹冠描述,其中一间青砖大瓦房,屋顶上刻着一个大红星的就是目标住所。
张凌起初埋怨保姆过早离开,然而当看清这片区域的道路状况后,反而觉得保姆的做法合情合理。
大瓦房虽离主干道不远,但通往它的路尽是泥泞小径,蜿蜒曲折,实际距离翻倍增加。
蓉城初秋暑气未退,雨水充沛,田地湿软,尤其靠近山林之处更为潮湿。
张凌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突然脚下打滑,险些摔倒,幸好他手中提着的菜和肉未被弄脏。
抵达大瓦房前,张凌发现旁边还有两间土坯房,院墙由树枝围成,三户人家门前的小路仅用碎石随意铺设。
张凌推测这两家便是曹冠与李飞的住所。
大瓦房的木门紧闭,他轻轻叩响,询问道:“许小苗在家吗?我是曹冠和李飞的朋友。”
室内传来微弱柔和的回答:“在呢,进来吧!”
张凌稍感疑惑,虽觉这嗓音悦耳,却总觉得气氛有些异样。
推门入内,屋内未点灯,借着室外光线,张凌辨认出许小苗所在位置。
按照建筑结构划分,这栋大瓦房应为三部分,中间为主厅兼具会客功能,两侧为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