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天黑得早,现在才不到五点,最后一抹红霞就被连绵的山头,吞得一点不剩。!q~i_u?s*h¨u,b.a+n/g_.,m^e*
宋芳坐在马车上,朝手里哈了口气,使劲搓了搓。
她看着驾着马车的宋铁。
宋铁回头,正撞上了宋芳满眼的光。
“想什么呢?这么开心。”宋铁把马鞭一放,让马车自己往前走。
“前几天,村里的虎妞跟我说,镇上的供销社里有很多新东西,有好看的衣服,有好看的发卡,还有香喷喷的什么霜。”
宋芳眼里的光越来越炽烈。
“但是我们到的时候,供销社应该关门了。”
宋铁估摸着时间,说了一句,宋芳脸上的光黯淡了下来,但是很快又笑了起来。
“反正也不买,不看就不看吧。”
宋铁看着这个懂事的笑容有些内疚,自己为啥要扫妹妹的兴。
驾车出了村口一二里地,他看见那荒废了许久的瓦窑里面,摇曳着火光。
他好奇地盯着看了片刻,一个黢黑的壮汉出来捡树枝,对上了他的眼神。
对方看见他马车上的鱼,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宋铁怕他起歹心,握紧了放在竹篓上的柴刀。
按照他的人生经历,虽然现在一切都在向好,但还远远说不上太平。
好在男人也只是多看了两眼,拾了一抱的枯枝败叶,缩着脖子进了瓦窑。
宋铁快马加鞭,不愿意在这里逗留,这男人面生,应该不是附近几条村的,就怕是什么盲流。
到石南镇的制糖厂家属大院时,已经万家点灯了。
幸好没过厂子下班的点,这二十几条鱼应该能卖出去二十出头,葛根应该能收个十几块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混进家属大院,私人买卖可是投机倒把,罪名不小。
他把马车停在大院门口,左右看了看,门卫大爷手里拿着报纸,却一直抬眼看着宋铁。
显然是不可能混进去了。
宋铁取了一条巴掌大小的鲫鱼,还有一条葫芦子,拎到大爷跟前。
“大爷,今天我来给家里表叔送点东西,您看看行个方便。”
“哟,这鱼不错啊,怎么卖?”
虽然鱼不大,但是看着鲜灵,门卫大爷也是见多识广,这娃子穿的袄子都包浆了,走亲戚带两大篓的鱼和山货,得欠这位表叔多大的恩情。
“大的一块一条,小的八毛。”
宋铁见大爷这么敞亮,也不玩虚头巴脑的了。
“这两条鱼就送您先尝尝,要是觉得好吃,您再买,保证给您挑好的。”
“那怎么好意思。”大爷脸上笑开花,嘴里推辞,但是利索地接过了鱼,欣喜地左右看着。¨第,一/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现在弄点肉可不容易,市场上买不仅要钱还要肉票,这糖厂的职工虽然钱不缺,但是票可紧缺,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家为年夜饭的肉票发愁。
“行了,进去吧,先说好,要是红袖章一来,你就得扔下东西立马跑。”
“好嘞,谢谢大爷,要是收了钱,给您买烟。”
宋铁把竹篓从马车上卸下,搬进大院里,此时职工们大部分还在上班,孩子们已经放学了,在堆着雪人。
“这鱼好小啊。”
“比前两天那人挑来的小多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围在宋铁的小摊旁边。
宋铁也不恼,笑呵呵地摊开一个尿素袋子,把鱼摆了上去。
宋芳听着不乐意了,这是哥哥冒着生命危险,从山氹子弄到的鱼。
“这是我哥从太白山上弄到的鱼,可新鲜了。”
一个手里拿着冰尜(gá)(一种冰面上玩的陀螺)的小男孩轻蔑地哼了一声。
“太白山上有狼有熊瞎子,他一个小屁孩,怎么敢上去?!”
“就是,吹牛!”
孩子们附和着,宋铁宠溺地摸了摸宋芳的头。
“小兄弟们,你们家大人快回来了吧?作业写完没?”
“糟了,我没写。”
“我也是!”
孩子们一哄而散,拿着冰尜的小男孩,却被一个带着厂房纱帽围巾的女人一把扯住了耳朵。
“不是跟你说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么?就知道玩,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
“哎哟,妈,我马上写。”
小男孩捂着耳朵求饶,宋铁拿起一条鲫鱼,翻开鳃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