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在文庙祭器失窃案告破后,包拯等人本以为能稍作喘息,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8*1*y.u.e`s+h~u¢.\c?o,m-
一日晌午,包拯正在府中用餐,一名衙役匆匆来报,称城外报国寺的住持慧明大师求见,神色极为焦急。包拯放下碗筷,即刻命人将慧明大师请入。
慧明大师踏入大堂,双手合十,面容悲戚,未语泪先流:“包大人,求您为报国寺主持公道啊!寺中一尊珍贵的古佛像竟在昨夜被盗,那佛像乃寺中瑰宝,已有数百年历史,意义非凡,如今丢失,实在是佛门之劫啊!”
包拯面色凝重,起身相迎道:“大师莫要过于悲痛,且将事情经过细细说来,本府定会尽力彻查。”
慧明大师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大人,昨日傍晚,寺中僧众如往常一般在佛堂诵经礼佛,之后便将佛堂门窗紧闭。今早僧人前去打扫佛堂时,却发现那尊佛像不翼而飞,而门窗皆完好无损,并未有强行闯入的痕迹,锁具也未损坏,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包拯听后,转头看向公孙策和展昭,说道:“公孙先生、展护卫,看来又有一桩棘手的案子摆在我们面前了,一同前往报国寺,勘查现场。”
众人抵达报国寺,径直来到佛堂。佛堂内庄严肃穆,佛香萦绕,四周墙壁上绘着精美的佛教壁画。=#?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公孙策围绕佛堂仔细检查门窗,又俯身查看门锁,随后起身说道:“大人,这门窗与门锁确实未有破坏迹象,且构造牢固,寻常人难以悄无声息地进入,想必贼人是用了特殊方法。”
展昭则在佛堂内四处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突然,他在佛像原本所在的莲花座旁发现了几根细小的毛发,颜色呈灰白色。展昭小心翼翼地捡起毛发,拿到包拯面前,说道:“大人,这些毛发有些蹊跷,不像是寺中僧人所留,很可能是贼人留下的线索。”
包拯接过毛发,端详片刻后说道:“展护卫,你去寺中及周边打听一下,看看是否有人见过可疑之人或异常之事。公孙先生,你再仔细检查一下佛堂,看是否还有其他遗漏的线索,尤其是这毛发的来源。”
展昭领命而去,在寺内走访僧众,并在寺庙周边探寻。他在寺庙外的一处小茶摊遇到一位卖茶的老汉,老汉回忆说,昨晚深夜曾看到一个身形佝偻的人从报国寺方向匆匆离去,那人头戴斗笠,身披黑色长袍,行动极为隐秘,由于光线昏暗,看不清面容。展昭将这一重要线索记在心中,返回佛堂向包拯禀报。
公孙策在佛堂内继续搜寻,他在窗户的窗沿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粉末,颜色呈淡绿色。公孙策小心地收集了一些粉末,放在鼻下轻嗅,又用手指捻了捻,说道:“大人,这粉末并非普通之物,很可能是贼人用来干扰门窗机关或锁具的。)?微)趣:·小¢说}1t {?首÷发¨-或许可找城中知晓奇门机关的能人鉴别一下这粉末的成分。”
包拯点头认可,说道:“如此看来,这贼人作案手段颇为高明,定是有备而来。慧明大师,你再仔细想想,近期寺中是否有行为异常之人?”
慧明大师皱着眉头,思索良久后说道:“大人,倒是有一个人有些可疑。此人叫悟尘,本是寺中一名杂役僧人,平日里还算勤恳,但最近却显得心事重重,时常独自发呆。而且,就在几日前,他曾向我告假,说是要去探望生病的亲戚,但我后来派人打听,他亲戚家中并无此事。不过,我也不敢仅凭此就认定他与佛像被盗有关。”
包拯闻言,立即说道:“展护卫,你去调查一下这个悟尘的行踪。公孙先生,你去询问一下寺中的其他僧众,了解一下悟尘平日里的为人和近期的情况。”
展昭迅速出发,前往悟尘的住处。经过一番打听,得知悟尘昨日并未在住处,而是去了城西的一处破落小院。展昭赶到破落小院,发现悟尘并不在那里,小院的邻居说悟尘昨天在这里与一个陌生的男子交谈了许久,之后便匆匆离开了。展昭询问邻居那个陌生男子的模样,邻居描述说那男子身形高大,脸上有一颗大黑痣。展昭将这些情况记下来,返回报国寺向包拯禀报。
公孙策在报国寺询问了众多僧众,了解到悟尘最近确实与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来往频繁,而且还曾在私下里抱怨寺中生活清苦,对寺中的珍贵佛像似乎表现出了别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