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回:仲达逆咒修法典 公瑾琴音和灵核
第一节 逆咒修典 仲达残片窥真义
时维建安十三年冬,五丈原密窟的穹顶垂落万千冰棱,如上古神兵锻造时迸溅的水晶剑,悬在司马懿头顶三寸处,折射着铜灯幽蓝的光。-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他盘膝坐于青玉案前,案面冰凉沁骨,刻着的八卦纹里积着千年寒灰。案上铜灯燃着西域进贡的鲛人油,火焰呈深海琉璃色,将洞壁上古巫师刻的符文照得明明灭灭——那些符文似无数蜷缩的灵核,在火光中扭曲蠕动,发出无声的呐喊,每道刻痕里都渗着黑褐色的魔蜡,遇热便散发出焦糊的灵核气味。
指尖捏着的半片“逆之幡角”焦黑如炭,边缘却渗出丝丝鬼火,每缕鬼火都拧成细蛇状,在冰冷的石面上烙出淡青色的“破”字。字痕里渗出的烟竟凝而不散,在空中织成残破的咒网,网眼处隐隐映出洛阳太学禁书库的穹顶。司马懿鹰目微眯,指腹摩挲幡角焦边,忽觉掌心传来细碎的震动,似有万千怨魂在幡角纤维间挣扎。
“此幡角果然藏着逆咒玄机。”他的声音在洞窟中回荡,惊起洞顶栖息的墨色蝙蝠,蝙蝠翼膜上竟印着与幡角同源的符纹。三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涌来——洛阳太学的老博士曾捧着《灵核逆论》残卷,枯槁的手指点着扉页符纹:“仲达啊,逆咒如双刃剑,伤敌亦伤己,此纹乃上古巫师以万灵核血祭所成,能强行逆转灵核流向,却也会让施术者灵核寸寸碎裂。”此刻幡角突然发烫,鬼火暴涨三寸,将摊开的法典残页裂痕照亮。
那裂痕如活物般蠕动,露出页底隐藏的银丝,宛如古籍在呼吸时翕动的肺叶。每根银丝都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在幽蓝火光中流转着七彩光晕。法典残页边缘的蝌蚪文突然自行排列,组成残缺的“汝之灵核”四字,与幡角鬼火映出的“吾之镜也”遥遥相对。
“先生小心!残页魔气侵体!”司马昭按剑欲上,铁剑出鞘半寸便凝满白霜,霜花在剑身上结成诡异的符纹。却见司马懿屈指按上幡角,刹那间洞顶钟乳石渗出黑油,如万年老松滴落的脂膏,滴在法典上竟化作万千小蛇。蛇身半透明,腹中翻涌着细碎的咒文,蛇信子吞吐间皆是“汝之灵核,吾之镜也”的残句,字音嘶哑如破锣,在洞窟中激起层层回音,每道回音都带着不同的方言腔调,似天下众生灵核在共同诵念。
司马懿瞳孔骤缩,忽觉怀中玉佩发烫——那是幼年在河内遇盲眼方士所赠,玉质温润如灵核,正面刻着古篆“镜”字,背面却空白如镜。此刻玉佩与法典银线共鸣,发出蜂鸣般的轻响,玉佩表面渐渐浮现出流动的水纹,水纹中映出他鹰隼般的面容,却又瞬间扭曲成玄德公仁德的倒影。
鬼火顺着指缝爬满右臂,在皮肤上凝成扭曲的逆咒纹路,宛如无数小蛇在血管下穿行,所过之处皮肤泛起青黑,血管暴起如紫色蛛网。法典残页突然爆出血光,如熔炉开闸,血光中浮现出第112回玄德公血祭时的契约符虚影,将逆咒纹路一一烫平,露出底下淡金色的共生纹。那纹路与契约符同源,却多了莫比乌斯环的扭转之态,每道纹路上都流淌着细碎的灵核虚影,似万千面小镜在相互映照。)^o搜μμ搜-?小?说,·*网(, ·?免?~¥费?¥2阅??¨读321
洞外狼嚎骤然拔高,铜灯爆起灯花,灯花落地竟长成微型的莫比乌斯环。再亮时,法典银线已织成完整的莫比乌斯环,环带中央浮出八字金篆:“汝之灵核,吾之镜也”。每笔金篆都流淌着灵核倒影的流光,宛如万千面小镜在相互映照,环带旋转间,竟在洞壁投下无数个司马懿与玄德公交叠的影子。
“原来共生咒的真义,竟是互为镜像……”司马懿喃喃自语,枯瘦的手指抚过环纹,忽觉掌心传来万千灵核的轻响,如无数面小镜在相互碰撞。案角的沙漏突然倒流,细沙在空中聚成“逆修法典,方见本真”的符篆,符篆边缘泛着幡角鬼火的幽蓝,随即被鬼火焚成齑粉。齑粉落地处竟长出一株两色共生草,叶面映着他鹰隼般的面容,叶背却是玄德公仁德的倒影,草叶边缘的露珠坠下,在石面上砸出“镜”字水痕,水痕中映出他此刻复杂的眼神——既有得窥天道的狂喜,又有逆修法典的忌惮。
“父亲,这……”司马昭指着共生草,话音未落,草叶突然枯萎,化作一枚青铜镜,镜中映出司马懿的灵核——本是深沉的玄色,此刻却在边缘泛起淡淡的金芒,金芒正是共生纹的形状。司马懿接过铜镜,忽觉镜中灵核与法典上的莫比乌斯环同频共振,环带的光流顺着镜面流入他的灵核,在其中织成细密的镜像网络。
第二节 琴音和核 公瑾古曲聚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