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得发白,再也说不出半句反驳之词。愤怒于对方盗用其名是真,但内心深处,被镇压五百年的阴影,与初脱困时那份誓要复仇的狂傲交织翻涌,令他此刻竟感到底气全无。
然而,如今的如来,其威能更胜往昔,强大到仅凭一掌便险些令他形神俱灭。在生死存亡的绝境之下,他选择了屈服。自那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威震八方的妖王之王、万妖之巅的至强者,仅仅沦为佛门驱使的鹰犬——保护唐玄奘西行取经的大弟子。更可悲的是,他已成为双手沾满同族鲜血的叛徒。如今,既有妖王敢于担起他不敢承担的重任,统合妖族,誓与天庭佛门决一死战,他这个叛徒,又有何颜面置喙?孙猴子心中一片灰暗,忆往昔意气风发,看今朝狼狈不堪,只觉万念俱灰。
,!
“孙悟空,是你赢了。如此不堪的我,确实不配再冠以‘妖王之王’之名号。枉我一直自欺欺人,原来,这便是昔日那些妖王欲除我而后快的缘由么?”孙猴子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如来,也是你赢了。你让我如今一无所有,身败名裂……哈哈,这便是报应么?”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或者说,在那被封印的五百载岁月里,他曾设想过自己的结局:要么轰轰烈烈战死,要么意气风发地活着。却从未料到,如来手段竟如此狠绝——不仅击败了他,更将他化作诱饵,引诱昔日同袍前来诛杀他这个佛门的叛徒走狗!而他却一直欺骗自己,告诉自己唯有活着,才有机会复仇,才有机会报复如来。
“大师,不知这卷医典,可辨明真伪了?”孙悟空并未理会一旁颓然若失的孙猴子,以及明显畏缩不前的猪刚鬣和鱼妖沙僧。他看着神情激动的唐玄奘,含笑问道。
“公子这位挚友,实乃功德无量!此卷医典所载药性辨析、疾病疗愈之法,皆有章可循,逻辑严谨。然具体效用,贫僧尚需在后续时日中亲身验证。”唐玄奘郑重回答,随即恳切追问,“若其果真为真,则天下苍生自此便有了免受病痛折磨之希望!敢问公子,这位前辈高姓大名?贫僧定当广传其济世之功,使其事迹流芳百世!”他仅翻阅了医典数页,便已确信其价值非凡。那位呕心沥血着就此书的前辈,绝不该被世人遗忘。
“我那位好友,名为许仙。大师切莫忘记。”孙悟空答道,话锋一转,“观大师言下之意,似乎心意已决?看来,倒是小觑了大师的魄力与担当。”
“不过,”他语气转为严肃的告诫,“大师务必思虑周详。此事若为漫天仙佛所知晓,必将视大师为必除之敌。届时,我亦可能自顾不暇,恐难以为大师收敛遗骸,立一衣冠冢了。还望大师珍重自身,好自为之。”在孙悟空看来,漫天仙佛不直接一掌毙杀唐玄奘已算仁慈,佛门面对这颗失控的棋子,必将震怒至极。唐玄奘虽有壮志豪情,终究难敌大势,身死道消恐是必然结局。他自认并非有意坑害,路是唐玄奘自己选的——选择了背叛佛门之路,而非受他孙悟空怂恿。
“许仙前辈之名,贫僧铭记于心!”唐玄奘紧握手中医典,神色坚毅,“今后无论发生何事,皆系贫僧一人抉择,与旁人无涉。西行取经路途漫漫,贫僧选择此医典,唯愿人间从此再无疾苦。纵使佛祖降罪,此事亦由贫僧唐玄奘一力承担!”在他看来,这并非半途而废,而是寻得了一条更切实际、更可依赖的救世之路。即便佛祖因此震怒,他也要在身陨之前,设法将医典精髓传播出去。指望眼前这位妖王显然不切实际,对方虽言对人族无仇,却也绝无善意。这卷医典的价值,实在太过珍贵。
“这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么?果然令人动容。”孙悟空由衷赞叹,“大师真令吾刮目相看。每个种族,都不乏此等舍生取义之英杰。他日若有缘,我当亲至大师坟前,敬上一炷香。”
“天色已晚,不便久留。大师,孙猴子,告辞。”孙悟空话音落下,身形化作一道冲天妖气,径直奔向白骨山方向。大唐和尚一行既已放弃西行,他的目的已然达成。接下来,他要直面的,将是整个天庭,以及那佛门巨擘——如来佛祖。
喜欢混沌邪神:开局执掌诸天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