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右翼三万骑兵,已抵达黑水河北岸!正在搭建浮桥,意图南渡!”斥候跪地禀报,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惊惧。+2¨3·d·a¨w¨e_n.x~u.e~.!c-o`m\
萧牧闻言,手中朱笔一顿,在案上墨迹晕开一团。
他抬头望向窗外天色,阴云低垂,北风卷雪,吹得屋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
他沉声道:“传令,召集诸将议事。”
话音刚落,门外已有脚步声响起。
卫青、霍去病、诸葛亮三人几乎同时踏入大堂,神情凝重。
“情况我已经知晓。”萧牧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敌军主力压境,显然不是寻常犯边。诸葛先生,你怎么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眉头微蹙:“殿下所言极是。匈奴素来游而不攻,此次却大张旗鼓南下,且目标直指我北疆中枢,必有内应接应。若非朝中有奸党策动,断不会如此大胆。”
萧牧心中一凛。
他知道,朝中忠武伯吕雄一直视他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如今局势突变,恐怕早已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卫青上前一步,语气沉稳,“敌军虽众,但尚未完全过河。此时出击,尚可占据先机。”
霍去病冷笑一声,握紧剑柄道:“与其等他们渡河布阵,不如趁其半渡之时,打他个措手不及。”
萧牧点头,目光转向诸葛亮:“你有何良策?”
诸葛亮缓缓展开地图,指向黑水河上游一段狭窄河道:“此处水流湍急,河面较窄,敌人必在此处搭设浮桥。若能在浮桥建成前埋伏弓弩手于两岸,再在上游堆积火油桶,待敌半渡之时放火顺流而下,配合箭雨压制,定可重创敌军。_a~i_h·a?o\x/i¢a~o`s_h^u,o!..c-o\m/”
“好计!”霍去病眼前一亮,“末将愿率飞鹰营夜袭敌后,切断其退路。”
萧牧目光一扫众人,最终定格在卫青身上:“由你统筹全局,务必一击即溃。不得让一人逃回北岸。”
“诺!”诸将齐声应命。
夜幕降临,风雪渐起。
霍去病身披玄甲,率五百飞鹰营精锐悄然出发。
他们乘皮筏横渡黑水河,在对岸密林中隐匿身形。
寒风呼啸,雪片拍打着铁甲,却无人发出一丝声响。
与此同时,卫青亲自布置两岸兵力,三千弓弩手分列东西,隐藏于雪丘之后。
上游方向,数百民夫正连夜搬运火油桶,堆砌于一处险峻山崖之上。
黎明将至,天地灰蒙。
对岸传来喧嚣之声——匈奴大军开始渡河。
第一队骑兵踏上浮桥,蹄声隆隆,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渐渐地,整座浮桥被压得吱呀作响,河水被搅出层层涟漪。
“差不多了。”卫青低声说道。
就在这时,一道流星般的火箭划破晨雾,直射入上游火油堆中!
轰然一声巨响,火焰冲天而起,滚滚热浪席卷河道,数十个火油桶顺着激流奔腾而下,瞬间点燃整座浮桥!
“放箭!”卫青一声令下。
两岸弓弩齐发,箭雨如暴雨倾泻而下。
正在浮桥上的敌军顿时陷入混乱,惨叫声与马匹嘶鸣交织成一片地狱之音。+l/a+n\l_a¨n^w\e¨n+x!u^e^.\c¨o~m¢
火光映红河面,血水混着浓烟翻滚流淌。
对岸匈奴主帅怒吼连连,指挥部队撤退,但一切已然太迟。
浮桥断裂,人马坠河者不计其数,侥幸逃生者也在混乱中自相践踏。
而在他们身后,霍去病已带领飞鹰营杀出密林,如同一头猛虎扑入羊群,锋利的刀刃斩断无数性命。
“定北王威武!”
“杀尽胡奴,守我边疆!”
呐喊声震动山谷,仿佛连天上的星辰也为之一颤。
萧牧立于高台之上,遥望战场,目光冷峻如霜。
这一战,必须打出气势,震慑四方!
他缓缓握紧拳头,心中默念:
“黑水河畔,便是你们葬身之地!”
浮桥焚毁、敌军大乱之际,霍去病身先士卒,率领飞鹰营如神兵天降般杀出密林。
他一身玄甲映着火光,手中长刀劈砍之间,匈奴骑兵应声而倒,血雾四溅。
“杀!”他一声怒吼,战意冲霄,飞鹰营五百精锐紧随其后,如虎入羊群,直插敌阵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