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时,天光未亮。\j*i?a,n`g\l?i¨y`i*b¨a\.·c`o¨m¢
靖远城王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镇北军诸将已悉数到场。
卫青、霍去病分列左右,神色凝重;诸葛亮端坐案前,手中羽扇轻摇,目光却似穿透夜色,早已望向千里之外的京城。
萧牧缓步走入厅中,面色冷峻如铁,一掌拍在长案之上,震得烛火微颤。
“昨夜收到密信。”他低沉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厅堂陷入死一般的寂静,“陛下病危,太子被软禁于东宫,吕雄已掌控宫禁,调遣禁军封锁皇宫内外。据传,已有宗室大臣遭其毒手。”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霍去病猛地站起,眼中战意勃发:“王爷,这正是清君侧的好机会!若不趁早挥师南下,待吕雄扶植傀儡登基,正统尽失,再难挽回!”
卫青则眉头紧锁,缓缓道:“但匈奴三十万大军仍在边境虎视眈眈,我军主力若南调,边疆空虚,恐怕会酿成大祸。”
厅中气氛骤然紧张。
诸葛亮轻叹一声,羽扇轻摇:“两位将军所言皆有理。可眼下局势已非寻常,吕雄此举,已然谋逆,天下共愤。若不有所作为,岂不坐看社稷倾覆?”
“但我们也不能贸然南下。”萧牧接过话头,眼神深邃,“若无万全之策,便如孤军深入,恐陷险境。”
他踱步至沙盘前,俯视北疆与京城之间蜿蜒的官道,心中权衡良久。
“此事,必须从长计议。·s^o¢e.o\.?n^e^t/”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
“禀王爷,有一名自称‘流民代表’的少年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众人面面相觑。
诸葛亮”
片刻后,一名身着粗布衣裳、身形瘦削的少年踏入厅中。
他头戴斗笠,眉眼虽藏于阴影之下,却透着一股英气。
步伐稳健,举止利落,显然是个练家子。
萧牧微微眯眼,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那少年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丽面容,竟是位女子!
“草民阿木兰,见过定北王。”她抱拳行礼,语气干脆,“属北方逃难之人,精通骑射,擅长易容术。听闻王爷欲知京城局势,特来献策。”
众人皆惊。
霍去病率先皱眉:“你一个流民女子,如何混入京城?更何况吕雄已掌控宫禁,守备森严。”
阿木兰却不慌张,反而一笑:“正因为守备森严,才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我可以扮作驿卒,混入京中打探消息。只需三月之内,必能查明吕雄兵力部署、朝臣动向,为主公决策提供依据。”
她话语铿锵有力,目光坚定,竟令在场诸将都为之一震。
诸葛亮抚须点头:“妙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卫青也缓缓点头:“此计可行,既能避开正面冲突,又能为后续行动铺路。”
霍去病握拳而起:“好!那便让我率一千轻骑,随她一同出发,若有不测,也可接应。′s~o,u¢s,o.u_x*s\w*.?c?o.m!”
“不可!”萧牧断然否决,“你乃我军主将,岂可轻身涉险?此事由阿木兰独自完成即可。”
他转头看向那女子,语气郑重:“你可愿担此重任?”
阿木兰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愿为主公赴汤蹈火,不负所托!”
萧牧满意点头,随即下令:“即刻整备装备,三日后启程。沿途务必谨慎行事,不得暴露身份。”
“是!”阿木兰应声退下。
厅中诸人望着她的背影,皆觉此人非同凡响。
诸葛亮轻轻一笑:“主公,这位阿木兰,或许真是一位奇女子。”
萧牧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投向沙盘上的京城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此刻,北疆风雪未止,京城暗潮汹涌。
而他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国运走向。
“传我军令。”萧牧缓缓起身,语气坚定,“即日起,加强边防巡逻,对外宣称全力备战匈奴。”
他顿了顿,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至于……真正要做的事,先藏起来。”
厅中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出同样的意思——
风暴,正在酝酿。靖远城,风雪未歇。
议事厅内灯火摇曳,映照着沙盘上蜿蜒的北疆与京城之间的官道。
萧牧立于星将阁前,指尖轻抚青铜殿门,眼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