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走到一间不是很大的殿堂前停下来。那门楣上有块匾,上书三个大字“三笑堂”。
殿内有一三人相拥相抱的塑像。
这东林寺,梦桐来到过不知多少次,但从来没有搞清楚这个殿为合格品民主三笑堂,殿里塑的人是谁。她问楚子:“你知道不,什么是三笑堂?”
楚子在入蜀前,就对蜀中大文豪苏轼非常敬仰,在研究他的文学造诣时,了解到他的一些人文趣事。
楚子:“略知一二。你看殿里塑像的三个人,一个是建造东林寺的老和尚慧远,一个是当时有名的道士陆修静,再一个就是大文学家陶渊明,三人是好友。一日,陆修静和陶渊明来访慧远,三人聊得兴起,忘了时间。慧远在山中三十多年,从不下山,送客也只送到寺前的小溪。多走一步,就会听到虎啸。三人边走边谈,竟越过小溪,护寺虎大声吼叫,三人闻声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后慧远将客厅改称三笑堂。这就是三笑堂的由来。”
梦桐听说,为楚子的博学多才眼里闪出敬佩的目光。
两人来到大雄定殿。
大殿为重檐庑殿,殿身深七间,平面为九间,是寺规模最大的殿堂。
大雄宝殿左右的柱子上,分别刻着“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的对联。
楚子早就熟知这副对联,就事论事而言,可以理解字面的意思,然而,对联中隐含的禅机,他始终不得要领。
楚子正要拾级而上,梦桐一把拉住了他,示意他往殿里看。
殿内佛像一侧,盘腿坐着个老和尚,他闭着眼,一手捻着佛珠,一手敲着木鱼。
三哥从蒲团上起身,向老和尚告辞。
老和尚念了南无阿弥陀佛,敲响了身边的钟。
小沙弥把三哥送到殿外。
楚子知道三哥应青林之邀,今日来此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