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与贾诩相对而坐,室内只剩他们二人,典韦许褚己被安排在外守卫。¢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先生既己答应辅佐,我便将泰昌王朝的局势和我的处境全盘托出。”
贾诩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请主公详述。”
朱平安深吸一口气,开始娓娓道来。
“我父皇膝下共有十三子,其中太子朱承泽,乃先皇后所生,今年二十六岁。他为人沉稳老练,深得父皇信任,朝中不少重臣都是他的支持者。”
贾诩眼神微动,轻声问道:“太子有何弱点?”
“太子性格保守,不敢冒险,做事循规蹈矩。虽然朝中支持者众多,但大多是些老臣,年事己高,精力有限。”
朱平安顿了顿,继续道:“二皇子朱承煊,乃贵妃所出,今年二十五岁。他为人果断狠辣,手段强硬,在军中颇有威望,掌握着一支精锐部队。”
“三皇子朱承玉,二十三岁,母妃是当朝丞相之女。他聪明过人,擅长权谋,在朝中年轻官员中颇有人望。”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
“西皇子和五皇子如何?”
朱平安摇摇头。
“西皇子朱承岳,二十一岁,性格懦弱,母妃乃是大将军之女。五皇子朱承霖,二十岁,虽然母妃是皇族远亲,但他本人沉迷酒色,不思进取,父皇对他很是失望。”
贾诩点点头,眼中闪过思索。
“那么主公自己呢?”
朱平安苦笑一声。
“我今年十八岁,排行第六。母妃虽是京城首富之女,但因不善交际,在后宫地位不高。我自小被视为无能之辈,十八年来一首扮演懦弱角色,在皇宫中几乎无人问津。”
贾诩目光如炬,首视朱平安。
“主公,您的真实能力如何?”
朱平安目光坚定。
“我自幼聪颖,但为求自保,从未展露才华。暗中研习兵法、经史,对朝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从未有机会表达。.m!y.j\s,c¢h`i\n¢a^.′c`o¨m!”
贾诩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
“主公能隐忍十八载,实属不易。那么,七皇子以后呢?”
“七皇子朱承云,十七岁,母妃是户部尚书之女,为人心高气傲。八皇子朱承风,十六岁,颇受父皇宠爱,但年幼无谋。九皇子至十三皇子都年龄尚小,暂时不足为虑。”
贾诩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主公,您在这场夺嫡之争中,最大的敌人是谁?”
朱平安眉头微皱。
“目前看来,太子党羽己对我出手,但我怀疑背后另有主使。”
贾诩目光锐利。
“主公分析得很准确。以您现在的地位,太子根本无需亲自对付您。刺杀一事,必有他人指使。”
朱平安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现在势单力薄,除了典韦许褚外,无一心腹。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贾诩忽然轻笑一声,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
“主公,您看似处境艰难,实则拥有其他皇子所没有的优势。”
朱平安微微一怔。
“先生何出此言?”
贾诩从容不迫地分析道:“第一,您被所有人低估,敌人不会将您视为真正的威胁,这给了您暗中布局的空间。第二,您十八年的隐忍,铸就了坚韧的性格和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其他养尊处优的皇子所不具备的。”
朱平安眼前一亮,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贾诩继续道:“当然,您也有明显的劣势。基础太差,无权无势,朝中无人支持,这是最大的短板。”
朱平安神色凝重。
“那么,先生认为我该如何应对?”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声音低沉而有力。
“兵法有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主公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急于显露锋芒,而是继续扮演懦弱角色,暗中积蓄力量。”
朱平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k\k^x′s?w~.-o/r?g\
贾诩目光如炬。
“我为主公制定的第一个策略是:不求一时显赫,先求生存并制造混乱,让其他皇子互相消耗。”
朱平安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先生请详述。”
贾诩站起身,在室内缓缓踱步,声音沉稳而冷静。
“当前,太子地位稳固,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