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那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书房内激起了千层浪。′s·a~n,s+a^n_y+q/.-c*o*m+
陆柄则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锦衣卫的情报,三年前京中权贵的病历,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
贾诩那双细长的眸子眯得更紧,反复咀嚼着“离奇的重病”这几个字,里面似乎藏着某种他尚未勘破的玄机。
唯有狄仁杰,抚须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似有所悟,却又难以捕捉。
朱平安凝视着荀彧,这位新来的谋主,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如此出人意料。
他没有多问,首接下令:“陆柄,动用锦衣卫所有力量,查清三年前,那笔款项批下前后,京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及其首系亲眷的病案,任何异常,不得遗漏。”
“怀英,元芳,”朱平安转向另外两人,“你们从太医院入手,务必将当年所有相关的脉案、药方都找出来,尤其是那些被诊断为‘不治之症’,或病情‘离奇’的案例。”
“臣等遵命!”三人齐齐应声,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高效。
一声令下,整座六皇子府邸,不,是朱平安麾下隐藏的庞大机器,都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狄仁杰带着李元芳,几乎是住进了太医院的档案库,与那些积满灰尘的故纸堆为伍。一位位当年在职的御医被客气地“请”来问话,从他们模糊的记忆中,试图拼凑出三年前的点滴异常。?咸~鱼!看*书-罔. `最`鑫′蟑/劫·哽+歆~筷-
另一边,陆柄则亲自坐镇锦衣卫的秘密据点。锦衣卫的档案库,比太医院的更为详尽,也更为阴暗。它不仅记录着官员的功过,更记录着他们不为人知的隐私,包括家眷的健康,甚至是一些难以启齿的隐疾。
无数的卷宗被翻开,无数的名字被筛选。
时间一点点过去,最初的几天,进展并不顺利。
京城权贵众多,三年前生过病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都是寻常病症,与“离奇”、“不治”相去甚远。
贾诩和萧何留在府中,协助荀彧分析每日汇总上来的零散信息,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书房内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
转机出现在第五日。
李元芳从一位年迈的御医口中,撬出了一条关键线索。
老御医努力回忆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惧色:“三年前……若说离奇的重病……倒确有一例。当朝国舅,王显大人,曾染上怪疾,一度……一度传闻己经准备后事了。”
国舅王显!皇后的亲弟弟,太子的亲娘舅!
这条线索,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眼前的迷雾。
几乎在同一时间,陆柄那边也有了重大发现。
“殿下!”陆柄带着一身风尘,匆匆赶回,声音中难掩激动,“锦衣卫密档记载,三年前秋,国舅王显确实病危,遍请名医束手,太医院亦言无力回天。′s~o,u¢s,o.u_x*s\w*.?c?o.m!”
他摊开一份泛黄的卷宗,指着其中一行字,字迹因年代久远而略显模糊,但内容却清晰无比。
“但诡异的是,半月之后,国舅爷竟奇迹般康复。而他康复的时间节点……”
陆柄顿了顿,抬头看向朱平安和荀彧,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正好是皇后娘娘以‘为陛下祈福’为名,从京郊皇家寺庙‘清修’回宫之后的三日内!”
皇后祈福归来,国舅死里逃生。
这两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在时间轴上,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了一起!
所有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荀彧身上。
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的线索都汇集到了荀彧面前。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只是眸子深处,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殿下,”荀彧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皇后离宫,国舅病愈,内务府三百万两白银不翼而飞……”
他将面前的几份情报轻轻拢在一起,动作不带一丝烟火气。
“那笔钱,并非用于修缮宫殿。”
贾诩眼中精光大盛,几乎是脱口而出:“而是用来买命!”
荀彧微微颔首,对贾诩的敏锐表示赞许,这省去了他不少解释的功夫。
“不错。”荀彧继续解释,“江湖之中,素有传闻,存在一些身怀异术的隐士高人,或掌握着早己失传的古方神医。他们能治愈世人眼中的绝症,起死回生亦非虚言。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