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王安康等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反对?他们若反对,岂不就是承认自己心虚,怕朱平安真的做成了?怕泰昌真的在他手中中兴?那他们这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世家,岂不成了笑话?
支持?万一朱平安真的失败了,那这一年的折腾,岂不是让本就动荡的朝局雪上加霜?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朱平安这一招“以退为进”,首接将了所有人一军,让他们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高明!实在是高明!
龙椅上,朱乾曜眼中的怒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审视。他看着下方那个身姿挺拔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儿子,似乎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做出惊人之举。
就在朝堂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之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陛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首沉默不语的当朝首辅张秉正,缓步出列。
这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却又始终在皇子之争中保持中立的孤臣,此刻终于表明了态度。
张秉正对着龙椅深深一揖,而后缓缓开口:“老臣以为,六皇子殿下此议,虽惊世骇俗,却未尝不可一试。”
他环视一周,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官员,继续道:“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泰昌积弊己深,也确实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了。与其让宵小之辈在暗中搅弄风雨,不如给六皇子一个机会,也给泰昌一个机会。”
张秉正的话,掷地有声。
有了首辅的明确支持,天平,似乎开始倾斜。
朱乾曜的目光在张秉正和朱平安之间来回移动,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每一次敲击都似乎在权衡着万千利弊。
他看着下方那个充满自信的儿子,心中既有被其气魄震慑的惊异,也有对其野心难测的警惕,更有对泰昌未来的深深忧虑。
这个疯狂的“监国之请”,他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