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诗,她见识过,辞藻华美却略显刻意。
而这首诗用词简练,字里行间却充斥浓烈的杀伐之气,短短二十八字,仿佛看到一人踏尸百万俯视天下!
"父亲,是谁写的这首诗?"范偌不由好奇。
在她心中,能写出这般诗句的,定非凡人。
范健放下茶盏,长叹一声道:"是凌玉写的。
"
"凌玉?"范偌先是一愣,随即释然。
对啊,这诗句不正是凌玉的写照吗?
范健神情严肃,述说起醉仙楼的经历……
"凌玉遭人算计陷害,意欲败坏其名,挑拨他与齐国皇室的关系,谁知凌玉竟留下这篇佳作,那些幕后之人,当真自食其果……"
范健又给自己添了杯茶,内心沉重,如暴风雨前夕般不安,始终难以平复。
然而,书案前的范偌却忍不住感慨:"不曾想他竟有这般才情,且如此正首。
"
"???"范健一愣。
他脸色阴沉地道:"你是在夸他?"
范偌眼珠转了转,笑着回应:“只是情难自禁罢了。”
“出了这屋子,谁都不许提起!”范健严肃叮嘱。
此事极为敏感,即便对凌玉心存敬意,也绝不能流露半点痕迹,否则便是与庆国为敌。
立场必须丝毫不差,不然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范健长叹一声,目光转向室内默默沉思的范贤。
“何事?在想什么?”范健询问。
范贤回过神来,摇摇头,神情恍惚地答道:“无事。”
话音未落,他眉间微蹙,迟疑地开口:“总觉得这首诗听着有些熟悉……”
范贤凭借记忆重生,作为穿越者,他对朱元璋的那首诗自然熟稔: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而凌玉留在醉仙居的这首诗与朱元璋之作确实太过相近,难怪他会心生疑惑。
‘他莫非也是穿越者?这首诗该不会是从朱元璋那首改来的?’范贤再度怀疑。
经过一番思索,他却又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两首诗虽然极为相似,但凌玉的诗与其经历丝丝入扣,毫无违和之处。
‘或许强大的人之间都有某种莫名的默契吧……’范贤不再深究。
烛火摇曳中,范健站起身,眉宇紧锁。
“凌玉的能力与气魄堪称千古无双,若明日与洪肆庠的生死决斗都不能将其击毙,那他的气运便非人力所能企及……”
他望着儿女,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虽仅见过一面,日后或许能借此事寻求他的庇护。”
轰隆!——
夜空中雷声突起。
闪电映照下,范贤与范偌偌皆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万万没料到范健会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语。
“父亲,凌玉真的这般可怕?”范偌偌微皱眉头,满脸不解。
当前庆国国力强盛,武风兴盛,庆帝更是以铁腕治国。
尽管沧州之战遭遇挫败,庆国却未受致命创伤,怎么看都不像即将有巨大变动的样子。
不仅是范偌偌心存疑问,就连范贤也难以置信。
国家的颠覆绝非一蹴而就,也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 ** 往往始于内部的衰败。
然而,现在的庆国正值巅峰,毫无衰败迹象。
相较之下,范健更显忧虑。
他郑重其事地说道:“你们不必多问,只需谨记今日我说的话便可。
另外……”
说到这里,他的表情愈加沉重。
“切记,今日之事不可外传,无论是柳姨娘还是范思晢,都不能透露,懂了吗?”
这是范贤和范偌偌头一回见到父亲这般认真。
他们不敢怠慢,连连点头称是。
“孩儿明白。”
……
“什么?”
“他竟然没上当?”
“不去 ** 作乐又跑去哪里?”
二皇子怒不可遏。
下属在树下禀报,李承择听得头疼欲裂。
原想借机损毁凌玉名声,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承择本以为那首诗会进一步抬高凌玉声望。
然而,侯公公带来的圣旨如晴天霹雳。
“二殿下,圣命己出,自今日起,二殿下须闭门思过半年。”
听闻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