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们的影像外,镜子上只照出那个房间模糊的轮廓,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幽暗阴森。
“那么,”威廉思索着,“所谓‘supraidolum’可能是指镜子后面……可以使我们进入下一个房间,显然这面镜子就是一扇门了……”
那面镜子比一个普通的人的身高还要高,用结实的橡木框牢牢钉在墙上。我们摸着橡木框,试着把手指伸进去,我们的指甲夹在木框和墙壁之间,可是镜子却牢固不动,仿佛它是墙壁的一部分,是嵌在石壁中的一颗石头。
“不是在镜子后,可能是指在镜子上面。”威廉喃喃说着,举起手臂,踞起脚尖,用手摸过镜框的上缘。除了灰尘之外,他什么也没摸到。
“其实,”威廉闷闷地沉思道,“就算后面真有个房间,我们所找的那本书也已不在房里了,因为它已经被拿走了,先是维南蒂乌斯,然后是贝伦加——天晓得现在已拿到哪里去了。”
“可是说不定贝伦加又把它拿回这里来了。”
“不会,那天晚上我们在图书室里,一切迹象显示他是在偷书不久之后便死了,同一晚,要不然次日早上我们就该在澡堂里再看到他的。不要紧……目前我们已确定了‘非洲之末’在哪里,而且几乎有了所有必要的资料,可以把图书室的地图画好。你必须承认关于迷宫的许多迷团现在都已澄清了。”
我们循着地图上所有的新发现,走过其他房间。有些房间仅放置数学和天文学的论述,有些则收藏了阿拉米语的作品,我们两个人都看不懂。还有些房间内的书籍更是无从辨认,可能是用印度的梵文写成的。我们走过两组重叠的房间,“IUDAEA”和“AEGYPTUS”,为了不让读者诸君为我们的解读冗长沉闷的过程而备受拆磨,简而言之,最后我们完成了地图时,确信图书室的区划及分配的确是根据地球的水陆分布。在北边,我们找到了“ANGLLA”英格兰和“GERMAN”日耳曼,再沿着西边的墙壁,连接了“GALLLA”高卢,到最西边便进入“HIBERNIA”希伯尼亚。然后向南经过“ ROMA”罗马(拉丁古籍的天堂!)和“YSPAIYIA”西班牙。最南方就是“LEONES”南方,“AEGYPCUS”埃及,东边是“NDAEA”印度和“FONSADAE”人间乐园,在东边和北边之间,沿墙为“ACAIA”亚克伊,威廉说这是借喻希腊。